入了九月,就多了几分秋意,早起就是浓厚的白霜,院子里的柿子树挂上了金灿灿的小灯笼。
这几日正是江三奶奶的预产期,周宜早早地和梅娘把生产要用的草纸、红糖、人参、高粱杆、黄连、甘草、艾草......
江晚乔和江荣景焦急地在屋子外面等着。
晨起时,江晚乔听到母亲的呻吟声,就猜到江三奶奶这是要生了,她只好让周松和采薇帮忙去女学帮忙请假。
自己母亲都在生产了,她也没有心思去上学,只焦急地在屋子外等着。
这时候,大夫也被周宜带了过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江三奶奶出了什么状况,柳大夫在旁边,也好及时救治。
江家现在可不缺那些钱。
从江三奶奶发现怀上孩子开始,就是柳大夫在帮忙看,他自然也清楚江三奶奶的情况。
他进屋先帮忙把脉,之后看了江三奶奶的胎位,出来时,就面色平静地道。
“江夫人身体保养得不,胎位正,生产定然会顺利。”
听到大夫的话,父女两人也安下心,但还是留下柳大夫。
“柳大夫,还请您坐下喝茶!”说着,江荣景还极有眼色地递了一锭银子。
柳大夫会意,接过银子,坐下喝茶,也罢,他在这休息也好。
看到桌上不同寻常的糕点,他忍不住捻起一块,仔细品尝。
忽的,他眼前一亮,想着回去让自己的小徒弟也去糕点铺买些才是。
哪知,等他回去让小徒弟买遍了全金陵的糕点铺,再也没有了当初在江家吃的糕点的味道。
不多时,屋子里就响起了婴儿嘹亮的哭声。
黄婆子也高兴地抱着孩子出了屋子,一脸喜色。
“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
说着,就把小孩子抱给江荣景和江晚乔看。
小孩子突然离开温暖的母体,有些不适应,还在哇哇大哭。
柳大夫净了手,随后走上前,给小娃娃把脉。
拱手看向江荣景,这孩子身体健壮,哭声嘹亮,看得出平日里产妇身子不。
之后,大夫就告辞离开。
旁边的下人也跟着道喜,江荣景盼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儿子,自是高兴不已,大手一挥。
“都有赏!”
黄婆子也笑道:“这小少爷长得可真像老爷,看这鼻子和眼睛!哎哟,那可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瞅着皮肤有些通红的小婴儿,江晚乔怎么都看不出哪里像,大抵又是下人说的喜庆话。
她心中暗想,幸亏这次母亲生的是儿子,若是女儿,恐怕又有许多人要因此而给江荣景送妾了。
虽然江父对母亲是一心一意的,但是架不住外面总有人送,拒绝就已经很烦人了。
“我娘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