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里翠绿嫩芽有浮有沉,清新自然的淡淡茶香萦萦绕绕,嫩绿带黄的清亮茶汤洁净透明,极具诱惑性,就是一点茶都不懂的明薇都知道这是好茶,好想品尝啊!
“好多人都从这冲泡茶的过程中感悟人生,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要么鲜花着锦,要么荆棘遍地,但是最终都将归于平淡。由最初的浓烈到最终的平淡,就像这茶,在水流激荡中翻滚沉浮,浮浮沉沉后,最终归于平静。
人生如茶,茶里有你的喜,你的忧,你的苦,你的甜,但最终都是平淡,所以在人生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试着放下彷徨的心绪,让它徜徉在淡定里,抹掉浮华的表面,让它搁浅在岁月中,不消极避世,敢于直面人生,不忧伤孤寂,让它乐观豁达,让俗世的喧嚷在斟酌之间温润起来,让心与草木一样清明。”谢师傅说完有些不好意思,“这也是与一位朋友品茶时,听他感叹来着,我细品下觉着有些感触,所以今天也说给你们听听。”
姜艾惜他们几个人都一副沉思的表情,不管自己能不能品出一些不一样的感触,就凭谢师傅这么用心的给他们讲解,他们就都很感激。
谢师傅边给他们讲解边操作,他将第二泡的茶汤倒入公道杯。
“据说历史上公道杯曾经作为酒具,用来对付那些贪酒的人,因为它的设计很特别,那时候的公道杯盛酒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就会让杯中的酒全部漏掉,一滴不剩,这样想多喝的人就不能倒满,此可谓公道。后来咱们泡茶用到的公道杯同之前盛酒的公道杯有相同的意义,都是寓意着办事、处世都要公道。另外,对公道杯,亦有“满招损,谦受益”的感慨。
如果没有公道杯,只是用茶壶泡茶,那就会出现前面的茶水淡,后面的茶水浓的现象,但是有了公道杯,就能够先将茶壶中的茶汤倒入公道杯,然后再分给每个饮茶人,以确保每个喝茶之人茶杯中的茶汤味道一致。”
接下来谢师傅开始分茶,“都说,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从实际意义来说,茶水不能倒满,一来防止水溢烫手,茶叶比较轻,一般会浮在上面,水太满的话,茶叶也会随着溢出,不仅浪费茶叶,破坏茶的味道,还会烫手。
二来,七分水满,那么水面和杯沿之间就有一定空间,茶味芳香会环绕杯壁不易散去,能够储存茶香,茶香通过这个空间肆意挥发,方便茶客闻香。”
谢师傅请姜艾惜他们几人品茶,看着清澈透亮的茶汤,闻着诱人的茶香,众人纷纷端起茶杯仔细品尝,鲜爽甘醇的滋味瞬间满溢口腔。他们边听谢师傅的茶经,边品尝香茗,真是十分享受。
“至于倒茶留下的三分人情,也是感悟各有不同,但大抵都是为人处世方面,熟话说饭要七分饱,话留三分好。行事要把握分寸,说话要留有余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人不要做绝,说话不要说尽”,要懂得为自己、为别人留有余地。另外,待人要有宽容之心,处世需要淡泊从容,我们要不骄不躁,不可锋芒毕露,要谦和含蓄,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谢师傅边品茶边说着一些茶经。
“说了这么多,不一定都是有道理的,其实,有时我也会想,不就简单的喝个茶吗,哪有那么多的感慨、感悟啊。
喝茶,就是静下心来,泡一壶茶,享受着泡茶的过程,然后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尝泡出的茶汤;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什么都没想,只是单纯的享受这个过程;也许你有些许感悟,有关自己的、别人的,也许由茶而起,也许静谧的环境使然,只是喝茶这个事情提供了那么一个感悟人生的契机而已。”谢师傅最后又说了些自己的感慨。
时间已经很晚了,众人还是意犹未尽,今晚不仅品尝了好茶,还聆听了富含哲理的人生感悟,尽管这些感悟是听来的,但仔细想来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大家真诚的向谢师傅道谢,感谢他的茶,感谢他的茶经,最后表示明天回去时要向他买些绿茶,今天晚上品尝的这种绿茶很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