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院长,我知道。”周应淮想起温浅见到周岱渊局促的样子,追问,“周院长,你平时在研究院是有多不平易近人嘛?”
周岱渊听出儿子想问的意思,“你这是想说什么。”
“没什么。就是觉得您,挺厉害的。挺羡慕您的。”
周岱渊被儿子的话说得更是一头雾水,“羡慕什么?羡慕有你妈妈这么好的老婆?”
“爸,我妈有你这么一个炫妻狂魔的老公,真是她的福气。”
“你这最近怎么流行语一套一套的。你妈跟着我,是苦了她了,这些年她为这个家,为了我们两个人操了多少心。”说着,周岱渊的神色弥漫着愧疚之色。
爱一个人就是常觉亏欠吧。
周应淮宽慰道:“爸,心情不好做出来的饭菜也会不好吃的,小心我妈又不满意。”
周岱渊收拾了心情,“对对对,今天是个团圆的日子,我们不能在你妈面前表现出不开心。”周岱渊又不忘嘱咐一遍,“好好对人家!”
“知道了,爸。”
月明千里,川流不息,漫天的诗意晕开所有的离别。
一桌人围坐在一起,周岱渊题词道,“欢迎小浅来我们家做客啊,今天是个团圆节,愿中秋月岁,来抵一半月不圆。祝大家中秋快乐。”
“中秋快乐。”
“中秋快乐。”
“中秋快乐。”
温浅拿出了礼品袋里另一份礼物,递给了周岱渊,“院长,这是我送您的中秋礼物,祝您中秋快乐。”
“哎哟,还有我的呢,平时都看你阿姨收礼物,没想到今天还有我的份。”周岱渊一脸受宠若惊的样子。
拆开一看,是一支毛笔。温浅知道周岱渊的一大爱好就是写毛笔字。
任惜落凑近看了看,连连赞叹,“老周,这笔杆图案好看诶,这笔帽还是镂空的。”
温浅刚要解释,就听到了周岱渊开口,“这是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起源于春秋时期,明代的时候这项技术达到了巅峰。这做工很精细啊。”
周岱渊又对温浅说,“小浅啊,我书房里有一套,清时期铜胎景泰蓝掐丝珐琅文房四宝文具,你要是感兴趣,吃完饭,让应淮带你下去看看。”
温浅举起杯子,双眼放光,“谢谢院长。”语气里全是激动。
“你看看我说的没吧,小浅就是我们家贴心的小棉袄,知道你喜欢写毛笔字,就给你送了一支毛笔。也不知道我们一家上辈子修了什么福哦。”
“是啊,是用心了。谢谢小浅。”
周岱渊也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礼物,“小浅,我和你阿姨也不知道送你什么,听应淮说你喜欢历史,我们就挑了一件和今天这个日子应景的玉兔捣药耳坠。寓意着吉祥如意。”
白玉兔子踩着三色宝石镶嵌的金祥云,造型直白可爱,黄金的耳环钩,恰似一轮明月。
温浅看得出这是一件名贵的古物,本想拒绝,可任惜落已经塞进了温浅的手里,“小浅,好好收着,这就是一个小玩意,也是我和他爸爸一点心意。你要是喜欢别的,到时候去书房看看,随便挑去。”
最终,温浅还是不好意思得收下了周岱渊和任惜落送的礼物。
饭桌上,周应淮时不时给温浅夹菜,温浅几乎都不用伸手。四人边吃边闲聊,任惜落和周岱渊顺口问了些温浅家里的情况,月光洒进来其乐融融的一家。
吃完,周岱渊和周应淮自觉得收拾碗碟,温浅本想帮忙,被任惜落拉住,“这些活就让他们男人去看,阿姨给你吃月饼。”
几人又聊了一会,任惜落便提议让周应淮带温浅转转。周应淮想温浅一定对周岱渊的书房感兴趣,便带她下去。
温浅一下来大震撼,摆放整齐的古物差点以为来到了博物馆,还有一整墙的历史图书和古藏书按照不同的板块编排整齐。
“周医生,这本书我最近也在看,《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证”,进行虚证的实践就是从茫然到原来如此的认同。”
“《国家宝藏?那是综艺的同款书嘛?”
“嗯,好像是周教授之前上节目,节目送来的。”
“《盛京舆图?就是那本难得一见的棋盘装嘛?”
周应淮对历史并不是太感冒,自是不太明白,“棋盘装?温浅,要不要帮你拿下来看看?”
“棋盘装是一种罕见的宫廷装帧方式,《盛京舆图是乾隆年间内府刻本。”温浅看了一眼也没有书房里好像没有手套,摇了摇头,作罢。
温浅站在繁多的藏书面前,仿佛变成了蹑手蹑脚的小不点,“周医生,你有见过古时候的藏书阁嘛?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瓦当密闭。”
“温浅,你是很喜欢嘛?”
“由衷的喜欢。”
周应淮记在了心里。
两人在下面的书房足足看了一个多小时,任惜落本还想和温浅说会话,可刚出院的她还是要多注意休息,于是温浅便和周岱渊和任惜落说了再见。
回家后她还要带着周应淮干件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