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范铮一家子才慢悠悠地步出亲仁坊。
范百里犹自四下观望,范鸣谦却已伏在范铮肩头打呵欠了。
范铮勾手,从雷十三手中接过一件小裘衣,覆在范鸣谦背上,紧了紧范鸣谦:“没事,阿耶带你回家,睡吧。”
这几日放开宵禁,街道上往来的年轻人不少,倒也没人敢冲撞这一看就是贵人的范铮一行。
入夜风渐凉,范百里这种活跃的娃儿倒是无妨,范鸣谦这种要睡的就得注意保暖了。
至于时不时与睡着的娃儿说话,一些神汉巫婆的说法是让魂魄跟上躯体,范铮个人认为是娃儿半梦半醒,耶娘时不时跟他说一句会让他安心,不至于惊到。
社火、花火、俗讲、男女搭讪,整个长安城洋溢着欢快的气息。
范铮清楚地看到,许多花灯是出自三兆村之手,其中有相当比例是出自勋官之手。
这倒是本官行的善事之一,可喜可贺。
俗讲,虽多用于佛门,其实诸教都有相关举动。
各家的典籍相对常人来说,还是比较晦涩的,得用比较浅显易懂的词语,让庶民听懂书中故事,明白其中善恶,渐而演变为他们的善信。
但是吧,内容就很值得商榷了。
《目连救母》于孝无可挑剔,但方式么,就稍稍值得一提了。
后世民间就目连救母的故事再演化,说因目连救母时放出诸多恶鬼,故目连为偿还因果,投胎黄巢,尽诛恶鬼。
《卧冰求鲤》更是个哄娃儿的故事,没见过北方冰雪的人,或许还不知道河面的冰是个什么概念。
对北方人说,一眼假!
河面结冰的北方,冷风一吹,就能让人感觉到刺骨。
卧冰,开啥子玩笑哟!
想当冰雕么?
导人向善是好事,可你不能因此而编织贻笑后世的谎言。
若再有二三脑子缺根筋的,硬要效仿卧冰之举,就问死了算谁的?
稀奇的是,连波斯寺也参与俗讲,为世人讲述耶稣的贡献。
还真别说,虽然景教是最后入场的,但吸收善信的速度极快。
你想想,坏事做尽了,掏点钱、忏悔两声,就再无心理负担了,信的人能不多么?
倒不是恶人就那么多,可常人在世,不多多少少有点恶行啊?
真莫犟,细数下来,与长辈争吵也能算小恶的。
诧异的是,范铮在波斯寺的队伍边上,还看到了面容肃穆的景汉景维苍。
微笑着打了个招呼,景汉悄然离队,到范铮身边说了一声“远离东宫”便折转。
范铮想想自己与东宫的交集,大约也就是朔望朝参东宫了,还能怎地?
街角走来一名童子,颤抖着对范铮叉手,递上一张纸条,转身离去。
范铮收了字条入袖中,笑容滞了滞。
童子是李义府的长子李津,非事态紧急,他也不至于遣长子来谒。
并且,还不是到府上来谒。
杜笙霞的面容白了一下,微微闪过一丝悔意。
“因他么?”
范铮换了个姿势,将范鸣谦打横抱起,以臂弯为枕,笑容灿烂:“是也不是,且静观其变。”
李义府的字条,言简意赅。
“主危,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