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茅合心思却是极为通透,通过刘伯神情已推测出他所想之事——邹康部族规模不大,又极善打造之事,与刘氏部落极为互补,如若二者有机会合并,便可在刘氏部族所在建成一个如山门乙村丙村一般集采掘制造为一体的大型基地。只是刘氏地处末卢国腹地,距离山门颇远,往来不便,同时还要顾虑莫为海鸣做了嫁衣。此事看来可行,还需从长计议,况且邹康还不知是何态度。
思索一阵茅合有了计较,冲着刘伯道:“上次未曾喝的尽兴,如今路途之中不便放肆,待到了海鸣聚集地,定要与刘兄邹兄再狂欢一场。”
刘伯听出茅合意思是要到了海鸣部落再行商议,便点头应允。一旁邹康憨厚的回应,浑然不知身旁两人极为默契的在举手投足间商议关乎自己部族未来的大事。
徐靖在旁坐了一阵便觉聊,对茅合几人商讨议论之事听得云里雾里。眼光刚好瞟到几名护卫连同刘氏兄弟的马匹一起牵了,要去一旁放牧,便拉着秦辞与众人告罪一声往外走去。来到护卫当中接过一匹大马的缰绳细细打量起来。
这是一匹棕色骏马,但鬃毛和尾巴的颜色极深,近乎黑色,四只蹄子却又是白的,颇为好看,也不知是刘氏三人谁的坐骑。棕马的马具都已卸下,只留着缰绳方便牵引,望见徐靖靠近似是有些抗拒,不断仰着马头似要挣脱缰绳的束缚。徐靖口中发出嘘嘘的声音,一手用力拽紧了缰绳,一手慢慢向着马头靠近。或是感到法挣脱,又或是知晓徐靖并恶意,大马渐渐平静下来,认命般低下头颅任由徐靖抚摸。
当时看到这几匹马具齐备的骏马,徐靖心中骑马驰骋的心思便又跳动起来。想起最初秦飞先生教授骑术之时,完完全全就是直接跨坐在光溜溜的马背上,并任何器具可用。后来逐渐由故土传来整套骑乘马具,让驭马飞驰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觉。只是这匹棕色骏马归属刘氏兄弟所有,陌生人只怕很难乘骑,徐靖也只是打算过来看看刘氏兄弟拥有的马匹。
一旁秦辞正在与大黑马亲昵,徐靖认出正是拉着护卫安车与秦戟异常亲密的那匹,想来秦辞应也当过它的骑士。
徐靖与棕马玩耍一阵便将缰绳交与等候一旁的护卫,由他们一同牵去放牧。今日赶路整天,徐靖即便想再一试骑术也不急在此刻。
“邹康可交。”秦辞也放大黑马离去,来到徐靖身边望着几名护卫驱赶着所有牲畜往远方的草甸走去——筑紫山脚下最不缺这种地方。
徐靖嘴角上翘,扭头瞥了眼秦辞,一副你竟也关心此事之神情。
秦辞选择视这厮,领先迈步向前走去,渐渐远离了热闹之处,感到徐靖寸步不离的跟在身后,这才悠悠开口道:“行前先生曾与我长谈几次。我等自幼在山门长大,便如苗圃中的幼苗,不知风霜雪雨,时事之变。”
闻得秦辞如此说话,徐靖知他认真起来,也不再插诨打科,静待其下文。
秦辞望着远方渐暗的天际,俊美的脸上却是一副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停顿了一会才接着道:“你我与普通门人还不尽相同,早晚会要进入山门统领层之中。泱泱山门如同一国,所行、所向皆牵一发而动全身。先生此次安排我同行,除了锻炼所学,更为重要的便是让我等了解九州大岛之变。待在山门之中,论得到任何讯息都属纸上之言,远不如亲身体会来的深刻。”
徐靖暗暗点头,自己当然也省到此次行商不同以往。早在出发之时看到商队准备的货物以及护卫们携带的装备,徐靖心中已暗自打鼓——与其说是商队,不如叫历练队更为贴切。只是这次历练是否专为徐靖秦辞二人准备就不得而知了。
“行至今日,除了体验不弥国、末卢国甚至怒国之风土,我亦隐隐感到这九州大岛亦如同故土一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论怒国与伊都国的联手还是末卢国海鸣之发愤图强,各个部落都在厉兵秣马,蠢蠢欲动。山门今后如何自处,是遵循祖训不问世事还是要如同九州本土之民般锐意进取,一展宏图。”秦辞转身抓住徐靖双肩,显得极为郑重的道:“我只希望论前路如何,你我皆可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