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五六十年岁的老大夫,两名圣药谷弟子,两名店里的跑腿伙计,一辆马车的药材。
宋知渝对掌柜的安排很满意。
她与老大夫坐马车,方便在马车上讨论医理病症,而宋知微却是坐不住,骑了一匹马。
临溪村距离南阳城也需要将近一个时辰,他们到时,正是留在村里的人清闲时,村口有几位老妇人坐着在做手工活计,三两小孩来回嬉戏。
他们身后的村庄都是低矮茅屋,像一朵朵蘑菇,被人零散栽种在山坳里。
因为没有提前告知,妙春堂的一名伙计先进村去找村长安排,宋知渝与老大夫站在村口与做手工活计的老妇人聊天,片刻功夫就大致了解了村里的情况。
宋知微这会又所事事起来,站在宋知渝身后小声嘀咕,“大姐姐真是医者仁心,宋家尚且自顾不暇了,还不忘为贫苦百姓义诊。”
宋知渝闻言,回头对宋知微道,“你要是聊,可以在村子四处走走。”
“一个普通村子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我们庄子。”
宋知渝笑着道,“那你自己先回庄子吧。”
“我不!”宋知微大声道,“我对村子没兴趣,但我喜欢跟着姐姐。”
此时村长带着一些村民走到村口,那名去叫村长的伙计肩上还扛着一张长桌。
宋知渝忙碌起来,宋知微向四周打望了一圈,眼珠子忽地一转,骑着马离开了村庄。
正值丰收时节,此时留在村里的人并不多,每家每户的主要劳动力都出门劳作去了,只有农妇们扶着老人陆陆续续前来就诊。
这不是妙春堂第一次义诊了,宋知渝以圣药谷的名义开妙春堂,就规定了妙春堂要两月一次为贫苦百姓义诊。
而且妙春堂不止要看诊,还要免费为病人提供药材,因此听见妙春堂来义诊了,原本安静的村落也活络了起来。
宋知渝与妙春堂的老大夫并排坐在临时搬来的长桌前,一老一少对比之下,还披着月白色披风的宋知渝格外显眼。
姿容如玉,眉眼如画,一双黑眸盈盈清澈,莫名让人心生信任。
宋知渝虽然看着年轻,但出尘淡远的气质,依旧吸引了挺多人排队等她看诊。
转眼便到了午时,排着对的村民渐散,回家为劳作的家人做饭去了。
消失了一个多时辰的宋知微也回来了。
宋知渝听见马蹄声,抬眸望去,一眼看见了宋知微青色衣衫上的血迹,蹙眉看着她驻足下马。
“大姐姐,我回来了。”宋知微大声招呼,神色兴奋。
宋知渝见她高兴,眉眼一瞬舒展,“打猎去了?”
宋知微眼眸亮晶晶的,“大姐姐这也能猜到?”
宋知渝的视线再次落在宋知微的衣袖上,“你袖子上沾染上了血迹,等你去洗了,不然回家不论你如何解释,娘都会多想。”
“知道了,大姐姐,我先将抓着的野兔山鸡清理了。”
宋知微将挂在马上的布袋取下,宋知渝走近看了一眼。
宋知微收获很不,好几只肥美的野兔山鸡。
“我们就几个人,留下一只兔子和山鸡,多余的给村长,让他分给家里有小孩的农户。”
宋知微愉快答应,“好嘞。”
村长此时也正好带着自己儿媳妇送午饭过来,接过宋知微给的猎物,连连感激。
宋知渝这才问起村里还有几乎人家没有看诊,村长回想了一下,特别提及到一户姓孔的人家,夫妻卧床,他们的儿子今日又正好不在,等会请宋知渝一定去看看。
宋知渝眸光微闪,笑着答应。
正当此时,突然有急切的声音从村子里传来。
村长前去给村民送猎物的儿媳妇急冲冲地跑了回来。
“家公,家公,孔大叔怕是不行了,我去孔家时,躺床上的孔大娘正呼喊着,孔大叔没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