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古城墙边上有古玩旧货一条街,当然和华国其他城市一样,玩的东西不少,却都不怎么古。
但是黎明就有人交易的这里,却能够平等地让各色人等找到乐趣。兜里大子没一个的从小摊一一逛过去能消磨半天闲暇时光,有点小钱又自认风雅的人,可以在地摊上淘几个文玩核桃,古代铜钱……花不了几个钱乐上半天。
就在门口地摊上为了五块钱讨价还价的时候,旁边紧闭着玻璃门的店铺里就有可能交易着几十上百万的“古董”。
这些买回去放在百宝架上的古董有真的,但是更多的有可能和外面地摊上的来自于同一个作坊。
反正,买的和卖的都开心就行了,谁还去鉴定一个真假呢?
一条主街上就很热闹了,像蜈蚣一样又分出去数分支的小道,以主街为中心辐射开来数的胡同,像个巨大的蜘蛛网。
周日的上午,这里一如既往地热闹。一个十八九的小姑娘背着双肩包在街道上这里溜溜,那里看看,时不时拿起摊子上的物品仔细打量,有时还会寻一下价格
她的双肩包上没有像别的小姑娘挂着毛绒玩具,而是吊着一只灰蒙蒙玉玦,一看就是地摊上做旧蒙骗外行的那种。那是刚才她用了一刻钟在小摊上和摊主讨价还价而来的,花了足足八十大元。
这姑娘从街头逛到了了街尾,像是有点饿,又在小食车上买了一套煎饼果子,没有及时吃,用纸袋包起来装在食品袋里拎着。
买完煎饼果子以后,姑娘好像想找一个安静一点的地方吃这迟到的早餐,便信步拐进身边的一条狭窄的胡同。
这条胡同一边是别人的院墙,另一边则是几个门脸房,有开门的,也有半掩着门的,还有一家压根就没开门。
“哎呀,这里有卖笔墨纸砚的,干脆买点宣纸,免得再跑一趟。”
女孩子一脸惊喜,推开其中一家店铺半掩的玻璃门。
韩佳玥一进门,就能感觉阴寒之气扑面而来,又夹杂着杂乱的灵气,让她感觉不那么舒服。
乍一看,这里和古玩街上别的店铺布局差不多,迎面的货架上摆着一刀一刀的各种宣纸,毛笔和砚台墨块,地当间是一个大玻璃货柜,里面陈列的是相对贵重一点的货品。
比如浙江湖州的毛笔,用锦盒装起来的古法制的墨以及不知道真假的几方端砚和歙砚。
这些货品肉眼都能看出陈旧,仿佛开店的第一天就摆在了货架上,而且要往真正的古董发展。
一进来,韩佳玥就像个真正的冒失小女孩一样,把手里的煎饼放在玻璃柜台面上,也不找老板,直接喊:“老板,老板呢。”
“这呢。”从角落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往那边一瞧,阴影里坐着一个穿黑褂子的中年男人,和背后的黑色背景墙几乎融为一体。
“宣纸能开零不?”韩佳玥问。
“生宣还是熟宣,贵的还是便宜的。”老板拿起身旁的茶壶,就着壶嘴滋溜吸一口茶水,不甚热情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