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忽地想到她从未带朋友去过自己家,很羡慕别人能带朋友去家里玩。
而姜凝不可能会嫌弃。
于是高兴同意了。
......
次日。
李梧桐和姜凝早早搭乘了最早一班的动车回家。
途经四个城市后,李母那边发来了信息。
“既然你辅导员愿意借,那就麻烦一下学校吧,这些年都跟亲戚借光了,他们也拿不出钱了。”
不知道为什么,李梧桐看到这条短信的第一反应很不舒服。
可下一秒就觉得妈妈愿意让自己分担一些重担,终于不用让她那么累了,让李梧桐很欣喜。
姜凝默默在一边看着,倒是不说话。
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从学校赶到李梧桐家乡县里,终于赶到了县医院。
找到病房,李梧桐看着许多亲戚都在里边与父亲说话,父亲笑盈盈,总算让她松了一口气。
她一一跟这些亲戚问好,最后介绍姜凝。
而当介绍到姜凝时,大家的神色很奇怪,仿佛在说‘原来就是你小子把招娣带坏’的眼神。
姜凝感受到大家对她的敌意,倒是不觉得浑身不自在。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李梧桐考上重点大学未必能让全村的人知道,但李梧桐在学校“学坏”这件事却可以被大家口口相传。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来自李梧桐父母病急乱投医,把自认为的事对所有人都说,没有一点保护孩子私事的想法。
而他们问这些人,非但得不到解决办法,反而在有心人的故意下,可能加重李梧桐和她父母之间的关系。
这些,姜凝在前世见多了。
李母给姜凝倒了一杯茶,姜凝找了位置坐下。
这会儿,大家聊天忽然就聊到姜凝上,二伯娘笑着问道:“姑娘,你也是魔大的?是学哪个专业的?”
姜凝如实回答。
“书法专业?这些艺术的很费钱吧。”二伯娘眼睛一亮,而眼睛中的嫉妒一闪而过,却被姜凝捕捉到了。
“还行。”
自大家知道姜凝学书法后,大家的态度不如最初那样有成见,反而形成了巴结之色。
“对了,招娣,辅导员的钱到账了吗?”二伯娘又问道。
李梧桐听到“招娣”二字羞愧不已。
她已经改名了,可二伯娘仿佛当做不知道一样,每次都是叫她招娣。
李梧桐刚想回答,姜凝却先开口了,她神色惊讶,“招娣?李梧桐之前的名字叫招娣?”
二伯娘像是找到了能让李梧桐难堪的点,兴奋道:“是啊,招娣这名字多有寓意,起了这个名字后,还真生了个儿子。”
她这话一出,李父母脸色尴尬。
李梧桐之前就是因为这事跟他们吵架,是不可提及的点。
她二伯娘明明也知道,为何还要当着女儿同学的面说出来,这不是让他们一家人难堪吗?
李父母有气但不敢发。
而李梧桐见着父母没有维护自己的意思,心中更是喘不过气来。
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要是说严重了,又让她绑上不懂得尊重长辈的罪名,回去父母又要哝自己了,什么“心胸要宽阔些,不该礼”的话。
“可是,梧桐不是已经改名了吗?阿姨,你不知道这件事?”姜凝依旧笑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