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梓淇跟着太后进了殿内,感觉一阵檀香扑鼻。她不经意的看过去,在偌大的空间内,摆放着好几个香炉,飘来香味却烟,想必是极好的香料。
她心里啧啧称奇,面上却不显。依然和刚才一样,那么恭敬。
伺候太后坐下以后,太后慈眉善目的看着她:“丫头,你也坐,哀家看着你便喜欢,和哀家说说话。”
花梓淇恭敬的又行了一礼,“谢太后恩典!”这才坐下。
太后拿过她刚才奉上来的佛偈,“既然你认识这是佛偈,想必你也有所参悟吧?”
花梓淇十岁的时候,在丞相府已经感受到了众人对她不同,她在心里一直在默默谋算着。越是对身边之人的猜忌,越是让她感到心烦。所以便会独自一人去寺庙礼佛,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些佛经,有一个师太告诉她,若是心静不下来,便可以抄写。抄的多了自然会有所感悟。
想到这儿,她点点头,“平时确实有参悟一些,若是心静不下来的时候,便会抄写经书,确实会让人心静如澄明。”
太后亲自给她倒了一杯香茶,“好孩子,想必你也不容易。刚才那位夫人并不是你的亲生母亲吧?我观她的做派,并不能担起丞相府的主母之职。”
听到太后这么说,花梓淇的手不自觉的抓住了衣襟。沉思了片刻才回答:“她确实不是父亲的嫡妻,但我确是父亲的嫡长女。”
太后听完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这小丫头倒是会说话,说一半藏一半,是个聪明孩子。
正说着话呢,守在门口的贵公公进来了,“太后娘娘,太子殿下来给您请安了。”
太后最是喜欢这个孙子,温文尔雅、谦逊有礼的,就是有些体弱多病,将来继承大统还需要一个厉害的皇后帮衬才行。
她不由得看了一眼花梓淇,小丫头正在默默的饮茶,并未因为听到太子来了而兴奋,没有任何不妥之处,是个沉得住气的人。
太后看向贵公公,“还不快把太子请进来!”
伴随着一阵微弱咳嗽声,太子进了大殿。虽然还未到冬日,太子却因体弱而穿上了较厚的衣裳,让整个人看上去还稍微健实些。但是他苍白的脸色倒是遮掩不了,让人见了难免心生同情。
花梓淇常听起太子病弱的事情,还是第一次见他,自然多看了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