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周后,等这批人身体恢复了,就开始扩招。
第二天。
桃源村医院,在李沁的带领下,开始为新来的幸存者进行检查。
张震则安排人开始登记信息,着手为他们分配住处。
因为人员的增加,住宅又不够了,食堂也需要进行扩建。
食堂、伙食非常重要。
现阶段桃源村统一劳作,统一作息。
而且70%以上都是单身男女,让他们做饭都懒得做,所以还不到分门别户单独做饭的时候。
建筑部门的任务一如既往的繁重,从桃源村刚开始建设,他们就从来没有歇过。
他们也是劳动人员最多,工作最忙的两个部门之一。
这次新接收的幸存者一共778人,大部分都是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年。
这些人中女性占据了六成。
有他们的加入,桃源村的人口已经逼近了1500人。
这人口,放到大灾变前也算是一个大型村庄了。
更别说,这里90%以上还都是青壮年男女。
如此一来,后勤的管理工作也逐渐重要起来。
在张震的主导下,各管理部门迅速建立。
整个桃源村百废待兴。
第二天,江云寒和刘文川继续带着两支中队出去搜索物资。
跟随他们出去的,还有数辆大货车,以及随行的搜索人员。
张伟送走他们后,也登上高台以及两处高峰观察地势。
观察一番后,他用两条铁索,将高台与两座山峰连接起来。
又在铁索上铺上木板,建成一道高空铁索桥。
晚上,他又让谢一鸣在高台与地面的缓坡上,改造出一条陡峭的“之”字形山道。
谢一鸣觉醒了土元素,非常适合土木改造。
有了山道以及悬空铁索桥之后,普通人也可以登上高台瞭望观察。
一周后。
江云寒与刘文川带着队伍,已经将上周定下的任务目标搜集完成。
他们在森林中搜集物资时,遇到了各种危险、袭击。
都被他们有惊险的解决。
幸运的是,除了一部分人受伤,并没有出现人员死亡。
经过这一周的锻炼,所有队员都在快速成长,对周边的森林环境也越来越熟悉。
同时他们竟然还尝试了向外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又发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城市废墟。
一切都被标记在了地图上。
他们在城市废墟中搜集,将凡是能用的东西,统统带回来。
从重工机械到螺丝刀,从生产线到日用百货,品种五花八门异常繁杂。
甚至像报废汽车之类的,已经没用的东西,都被他们拖了回来。
这些东西拆了以后会获得许多工业制成品。
实在没用处,拆了也可以炼钢。
随着他们的搜集,大量物资被堆放在了山谷外。
戴诗组织了大量人力进行回收,分类。
这段时间桃源村的人,一半在搞土木建设,一半在进行“垃圾回收”。
随着物资的增多,仓库也越建越多。
仓储部门也成了除建筑部门之外,劳动人员最多,工作最忙的部门。
被人戏称“垃圾回收部”。
……
一周后,新来的幸存者身体已经基本上恢复。
桃源村的战斗队伍又进行了招募。
优厚的条件吸引了一大批有胆识,有武力的年轻人。
这次招募,张伟直接将桃源村的战斗队伍扩大了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