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寒门弟子考试的日子。
寒门选拔,每年一选。
候选人都是各州府举荐上来得,代表各州府的颜面,来的自然都是才智相貌一流的少年。
考场就设在广场上。
新学期开学,学子们大多返校,外围站满了看热闹学子和附近赶来看热闹的普通百姓。
都想看看各地才子的风采。
松山书院没有围墙和大门,因此只要学校有热闹,外面人都能进来围观。
卖瓜子、花生、水果、点心、茶水的小贩们聚集在外围,吆喝声此起彼伏,庙会一般热闹。
胡青黛住得近,掐着点过来。
围观人群挡住了考场,护驾来的齐氏兄弟大喊:“请让一下,有考生要进去。”
围观人群,听说有考生,自觉让开道路,眼神充满敬意的看着四人通过。
目光太过火热,胡青黛有些承受不住,干脆低着头跟着表哥们的脚步前行。
考场前面高台上五名考官们就坐,下面每个长桌前坐一名考生,大概有四十人左右。
胡青黛踏进考场,找了个空位坐下。
“快看,有个姑娘!”
她刚坐下,马上成为全场焦点。
议论声四起。
齐院长脸色有些难看。
许夫子的脸色比他更难看,那脸阴沉得都能挤出水来。
院长真是越来越胡闹了,公主的伴读名额一加再加,福熙公主的伴读中,有两名都是院长家亲戚。
连历来最严肃的寒门选拔,院长又弄一名亲戚女子来扰乱,简直是胡闹。
院长如此胡作非为,他许夫子可不答应,想着考试结束要参他一本。
钟鸣声响起,高台上五位考官就坐。
齐院长先是颂扬了今上仁德,崇尚诗礼,征选才能,最后宣布规矩。
“考试开始时所有围观人等,不得出声喧哗,否则杖责二十,逐出考场。”
话音刚落,从高台旁转出一队准羽林郎。
个个腰悬长剑,目光如炬,绕考场一圈,站在警戒线之后,几步一人,把考生隔绝在内。
全场鸦雀声,杖责事小,不能看热闹事大。
齐院长接着说:“本次考试选取民间可用之才十名。考试共分三科,分别考逻辑推理、术数、文章,当场出成绩。”
“逻辑推理和术数答一道者直接淘汰,答对者参与文章考试。”
“文章评分由五位主考官阅卷评出等级,甲等十人可入学院学习,余者全部淘汰。”
“现在开始考第一科逻辑推理,考生根据题目作答,然后将写好姓名的作答纸交到台上来。一炷香内不能作答者视为答。”
挂在台上大卷展开,铜炉的香被点燃。
题曰:一个农民去集市上卖玉米粉和面粉,只有一只布袋。他先把面粉装进布袋,然后用绳子扎紧,上面再装玉米粉。到了集市有一个老人要买他全部的面粉。老人也只有一只袋子,两人不能交换袋子。不能求助别人,也不能把玉米粉和面粉倒在地上,怎么做才能让老人顺利的买到面粉呢?
胡青黛想了一会写下答案,交上高台。
一炷香燃尽,主考官宣布作答结束,只有五六个少年没有交作答纸。
一刻钟后,主考官宣布:“作答正确的有三十二人,曾云祁、唐廷逸、胡青黛、宁传明……没有唱到名字的请退场。”
几位少年神色黯然,垂头丧气的退到人群中去了。
有一少年正要退场,路过看到胡青黛稳坐在地,转向主席台不服道:“我等不知在何处?考官请让这位姑娘说说正确答案,这样我等才能心服口服。”
退场少年们纷纷附和:“对极!对极!请说答案。”
许夫子点头:“诸位所求,理所应当,这位姑娘就为各位解题吧。”
胡青黛瞧此情形,知道众人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