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挽回颓势,梅娘决定上阵杀敌。
她利用妖力斩将杀敌,所向睥睨。
不久就和大宋小宋一起,带着千军万马横扫令狐大地。
功成后,大宋调笑:“梅娘居功至伟,论理你应该为皇帝。”
梅娘那时单纯至极,闻言笑道:“奴家只想做皇后不想做皇上,郎君既然这么认为,不妨把国名定为令狐吧。”
于是大宋成为首位令狐皇帝,令狐梅娘为皇后,小宋被封为宋王。
几年后,梅娘诞下一儿一女,大宋坐稳朝堂。
一日,小宋在府中独酌,梅娘闯了进来。
小宋依旧忧郁话少,但再也不是那个一见到她就脸红的少年。
如今他成熟从容,英俊矜贵,眸光幽深,让人猜不透他心中所思所想。
见梅娘醉醺醺的样子,小宋皱眉问:“皇嫂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梅娘端起桌上小宋的酒杯,一仰脖全喝了。
一股火线沿着喉咙灼烧到胃中,火辣辣的。
“痛快!”她大叫,“还是武弟府上的酒够劲!”
不知为何小宋就是偏爱这样苦涩,辛辣的酒。
梅娘端起酒壶又斟了一杯酒,正要喝,被小宋抓住手腕。
近乎粗暴的将酒杯抢走。
“皇嫂到底怎么了?”
小宋的眼底压抑着火气。
梅娘怔了怔,一行清泪夺眶而出。
“你也不想理我了,是不是?都嫌我烦,你们兄弟都是一样的。”
不等小宋回答,梅娘夺门而去。
小宋胸中燃起熊熊怒火,大手一挥,桌面酒具乒乒乓乓的碎了一地。
很快他就收到消息,他的皇帝哥哥要纳侧妃。
原来如此,他大醉一场。
此后,后宫妃嫔,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梅娘的失态有且仅有那么一次。
那之后的她都是一个合格的皇后娘娘,雍容大度,仪态万方,母仪天下。
从前怕皇帝劳累,梅娘总是替皇帝料理政事。
如今她知道了,皇帝不喜欢她插手。
于是她到处收集有关后宫贤德的书籍,学习怎么做一位贤德的人间皇后。
凭多年对皇帝的了解,梅娘什么事都不管了。
躲在后宫,安居在一院宫墙之内。
不出门,也不争宠,只在自己宫里一心一意地教养子女。
年幼的公主额头总有一缕白发,这成了梅娘的心病。
渐渐的宫里有留言传出,这是因为皇后是九尾狐妖的缘故。
宋王被皇帝指婚,娶了一位大臣的女儿。
那时刚完婚不久,梅娘再次登门质问他:“是不是你说出去的?”
宋王看着容颜憔悴苍白的梅娘,说不出的心疼,他知道她问的是什么。
她之所以会来问他,是因为当年之事只有他们二人知晓。
当年各路大军从四面八方围过来,宋军陷入重围之中。
大宋他们站在高处,俯瞰四周,兵马如蚁,围得密不透风。
那时新婚不久,正是大宋对梅娘情浓之时。
大宋对小宋说:“我下去冲杀一阵,吸引敌人注意。你看哪边的包围圈松动,就带你嫂子杀出去,不要管我。”
人间的说书先生说到此类情节时,女主总会表态,“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
于是梅娘说:“我和你一起去!”
大宋直摇头,满眼都是她,“不行,你要好好听话,跟着武弟冲出去。”
梅娘收起想一起冲下去的雄心。
因为她想起说书先生还说过,女子要柔,柔能克刚。
男子刚强逞英雄的时候,女子最好柔情似水,这样才能激起男人的保护欲。
最后魁梧的汉子红着眼圈,将她拥入怀中,“答应我,要好好活着!”
梅娘忙不迭的点头,柔柔弱弱我见犹怜。
亲眼看着大宋英雄陌路般冲下山,在山下陷入重围。
她很后悔,觉得说书先生都是胡说八道,扮柔弱的后果就是男人没了。
凡间女子好像流行从一而终呢。
怎么办?她的男人就快死在乱军之中了!
情急之下,梅娘让小宋带兵下去支援。
小宋同样很着急,恨不得飞到大哥身边替他抵挡刀剑。
他派走了所有士兵去支援,自己却说什么也不走,一定要留在梅娘身边护卫。
梅娘作了难,小宋在,她就法施展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