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一口就答应下来。
梅娘了心事,遁了踪迹。
那一日,宋王进宫和皇帝大吵一架,吵得很凶,皇帝砸了书房的所有摆件。
宫人们退得远远的,耳尖的模模糊糊只听到皇帝说了“四十九日”。
那日宋王强硬地接走了公主,养在宋王府中。
此后宋王生了二子一女。
而皇帝果然一子半女都没有生出来。
十五年后,宋王世子与公主大婚。
皇帝大赦天下。
告示贴满大街小巷,连穷乡僻壤都没有放过。
官兵带着响锣,敲响于田间地头,村寨要道。
“四月二十六日,安国公主与宋王世子大婚,大赦天下!”
百姓议论纷纷,“这个安国公主真真得宠,瞧瞧这排场,都安排到咱们穷乡僻壤来了!”
“可不是吗?皇帝只有这一个公主,不宠她宠谁?”
“听说还是皇后嫡出,这公主真会投胎!”
“还是宋王府有福气啊,世子娶公主。郡主又许给唯一的皇子!”
.....
梅娘被山间的锣鸣扰了精神,再也法安心打坐。
十五年了,是该出去走走了。
从洞府中站起身,前足向前匍匐,后足往后拉伸,腰身拉长,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抖擞抖擞身上的毛发,身姿矫健,九条蓬松的大尾巴在身后舞动飘扬。
做妖有什么不好?
这十五年来清风朗月,山花蝴蝶,松竹为伴,梅酒入喉,自由惬意。
可笑自己当初执着于当一个凡人,想要同凡人一模一样的生活。
去他娘的人间,去他娘的天下!
她终究是当娘的,得守护她的崽子。
十五年来她从未走远,就隐居在青丘城外不远的梅岭之中。
梅子成熟时节,梅娘摘下一筐熟透的梅子,变幻身形,打扮成一个贫穷的老婆子,挎着那筐梅子进了青丘城。
菜市还在他们最初规划的地方,梅娘将梅子摆在显眼的位置,像凡人一样,将大个饱满的梅子摆在最上面一层。
很快就有顾客围过来,“这梅子酸不酸?”
梅娘十分有耐心地招揽:“新摘的梅子,个顶个的甜哩,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
她十分熟悉凡人的口味,梅子都是从历来最甜的那几颗树上摘的。
很快梅子被兜售一空。
听说宋王府要摆三日流水席,五十张桌子,普通民众不需要随礼,随到随吃。
民间不夸赞宋王菩萨心肠。
她是公主的娘亲,不好意思上门打秋风。
捏了捏手中卖梅子所得的十文钱,礼轻情意重嘛!
司礼官看着一字排开的十文铜板,面部表情抽搐。
“怎么?嫌少?”
梅娘沙哑着嗓子,佝偻着腰,一副风烛残年的样子。
司礼官忙道:“不是嫌少,王府的流水席不需要随礼。这钱,老人家还是收回去自用吧。王府不缺钱!”
“你看,还是嫌少!”
“本官不是那个意思,主要你看我这账簿,它写上去也不好看呐!”
梅娘伸长脖子,瞧了瞧账簿。
排在她前面的那位仁兄替他主子上礼一千两黄金,再前面一位北海珍珠一斗,还要往前看,后面的仁兄等不及了。
“老太太别碍事,我给你十两银子,赶紧拿了吃席去吧。主人家大度,不好意思赶人,识相的就别在这里添乱!”
许是山居久了有些寂寞,梅娘很激动,这位仁兄很有趣嘛。
梅娘接过银子,往流水席上一指,“你这娃娃慈悲,那边席上都是苦人,可否一人赏银十两?”
一桌十人,五十桌,五百人,五千两银子的开销,他这个当管家的还是不能随意拿出手的。
仁兄有些狼狈。
后面排队的开始鼓噪,替主家赶人。
今日是女儿的好日子,梅娘不打算闹事,为嘛随个礼就这么难?
“何事喧哗?”
宋王出来了,儒雅英俊,岁月不败美人,岁月也从不败帅哥。
司礼官忙上前,悄声说明原委。
“老人家请留步!”
已经溜到门边的梅娘生生顿住脚步,蹒跚着转过身来,“老爷是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