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参军失踪了。
胡青黛昏迷了整整三个月。
这三个月,她化身白狐,躺在宋瑜的中军帐里。
看着声息,实则内里灵力不断地循环,一点一点地把涣散的元神归位。
三个月来,外界发生了许多事。
先是轩辕子仪回京养病。
仙灵国乘胜追击,先后击溃柳家军,薛家军。
宋燕徽和宋瑜的大军,势如破竹,先后占领了泽州和云州。
加上之前的青州,轩辕九州,有三州落入仙灵国手中。
仙灵国内,灵仙宫其他弟子,把梅州收回。
原来令狐国的疆土,现在全部在仙灵国掌控下了。
轩辕国内,轩辕大军惨败青州,后又连失两州。
丰京城流言四起。
都说当年轩辕子忽对岳家,令狐皇室灭门一事,惹了天怒,所以才有刀兵之事。
茶楼、酒肆疯传。
说书人的嘴,贩夫走卒的腿。
舆论的漩涡愈演愈烈。
轩辕子忽的威信大不如前。
以前他被奉若神明,上天派他来是壮大辉煌轩辕国的。
现在他是祸乱之源,带来刀兵杀戮。
轩辕子冯的意思是镇压,抓几个舌头杀了,以儆效尤。
轩辕子忽神色寂寥。
他后嗣望,轩辕子冯除了好色,在内阁和一众老臣的扶持下,勉强也算能当个合格的君主。
他决定给个交代。
天下人的嘴他不在乎,交代,是给那个人的。
于是轩辕皇帝,轩辕子忽下了罪己诏,宣布退位。
皇位传给皇太弟轩辕子冯。
轩辕子忽退位为王,决定再次披上战袍,为轩辕征战。
不知幻影使了何等妖术,轩辕子忽身体痊愈,武功大胜从前。
轩辕子忽就是轩辕子忽,即使是退位也充满算计,一箭三雕。
一是平息国内如沸的民意。
战争接连失败,损兵折将,百姓怨气集聚,需要一个宣泄口。
二是为了披挂上阵。
毕竟轩辕帅才、将才凋零,三大军侯凋零两家,柳家,薛家不是战死就是重伤。
南边与仙灵国对阵,北边还需防守拓跋人入侵。
可用的将帅之才不多了。
他才是轩辕国终极将帅之才。
皇帝可以御驾亲征,但罕有皇帝亲自上阵杀敌。
否则皇帝有个意外,军政大事一切全完。
除非组织严密后顾之忧,像灵仙宫那样的。
他为了征战沙场而放弃皇位,就是为了解决后顾之忧。
毕竟他不希望轩辕毁在自己手里。
三才是为数不多的真心,退位想给那个人一个交代。
南部三洲沦陷,前线告急。
轩辕子忽一退位,马上请缨,要亲自上前线杀敌。
轩辕子冯这个新皇帝,自然是千肯万肯的。
他新上位,每日军情紧急,夜不能寐,急需一个能挽回颓势的统帅。
没想到三哥早就安排好了。
三哥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战功卓绝。
有了他上战场,仙灵国就成不了气候。
轩辕子冯几乎是欢天喜地的答应了。
于是轩辕子忽挂帅,岳凤麟为先锋,重整大军南下。
此时,仙灵国大军已经渡过云州以北的绿水河,进入海州地界,正围困吉安城。
两军在吉安城以北的绿水平原相遇。
宋燕徽指挥攻城战。
宋瑜负责拦截援军。
绿水平原上与轩辕子忽对峙的就是宋瑜。
别看岳凤麟一副小白脸长相,却是员骁将。
仙灵国的先锋一时小看了他,被他一枪挑落马下,死于阵前。
轩辕军队士气大振!
岳凤麟威风凛凛的跑马阵前,吼声如雷。
“吾乃先锋岳凤麟,还有谁,敢与吾一战!”
胜败乃兵家常事。
折损个把战将,确实有损士气。
但仙灵国将士的士气是国破家亡,被轩辕奴役而产生的怨气。
怨气不会因为打击而折损,反而会更加强烈。
他们一路苦战至此,生死早已看淡。
仙灵国战将怒气勃发,一个接一个轮番上前挑战。
一个接一个败下阵来。
不用说,最后仙灵国吃了好大一个败仗。
好在后方吉安城,最终被宋燕徽拿下。
鸣金收兵后,两宋开始商量对策。
“陛下,那岳凤麟好生厉害,军中人能敌,只能我亲自上阵了。”
“改日你去会会他,我替你掠阵。”
“据传轩辕子忽更厉害,以防万一,陛下,是时候解开狐尾封印了。”
“我已经秘密派人去请皇后和师父了,他们一直在后方待命,预计三日后他们就到了。”
叔侄俩商量完公事,宋燕徽的目光落在床上毛绒绒雪白的一团。
“小叔,你这狐狸不吃不喝,三个月了还未醒,看起来有些道行。”
“每天也喂点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