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苏木边听边点头,“嗯,此言有理,不如把这个作坊就选在桃花村吧,去找找有没有靠近村尾的房子,既靠近红薯地,又不容易被村里人打扰,最好是带个院子和水井的,这样方便作坊正常的运行。”
沈苏木与杜衡商量了之后,便决定让人第二日一早就去桃花村里找村长问问,是否有符合条件的小院,作坊的地址选定之后,酸辣粉小店的地址倒是不费事,只需第二日找镇上买卖房屋的人问问便可以了。
第二日,沈苏木便让人赶往桃花村买院子,幸运的是,当天便定下了一间带了院子和水井的房子,而且距离自家的老房子比较近,离红薯地也不远,以后再收了红薯就能直接送到这里来,除此之外,这间小院还带了三间卧室,和一个厨房,最重要的是,这厨房旁边还有一间比较大的柴房,沈苏木想着,或许能够将这间柴房收拾出来,然后作为储藏室以及用来风干红薯粉条。
而这三间卧室,则将靠近厨房的那间卧室腾出来,用来作为红薯的加工地之一,加上厨房和储藏室,应该能够构成一条比较完整红薯粉生产流水线了,当然还得加上院子呀,院子里可以架上一些竹竿,用来晾晒风干红薯粉条,还能放上一些晾晒东西的竹簸箕,用来晾晒红薯粉。
沈苏木当天下午便带着阿秀、阿荷和蔡婆婆搬好东西,赶着马车来到了桃花村的这间小院。
又带着几人认了一下自家的老房子,同时,也带她们去红薯地里看了看,并且当晚就将红薯粉的制作过程交给了三人,阿秀、阿荷倒也是干活儿的好手,一点也不娇气,干起活儿来十分利索,而且似乎力气也比一般的女孩子要大上许多,看来,沈苏木这是买到宝了呀,沈苏木带着二人一同从老房子将红薯用马车托运到红薯粉作坊的小院里,然后便拿出大大的木盆,对红薯进行清洗、切块、捣碎、过水、沉淀,三人忙着处理红薯的时候,蔡婆婆则在厨房里给大家做晚饭,众人吃完晚饭之后,才有空将带来的生活用品放进房间里,阿秀、阿荷一间房,蔡婆婆一间房,而沈苏木则是回了自家的老房子休息。
至于后续的步骤则需要第二天再继续,所以众人便早早地洗漱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沈苏木便带着阿秀和阿荷,将木盆里的水倒掉,然后将沉淀在木盆底部的红薯粉用勺子刮了出来,放到一旁清洗干净的簸箕上晾晒,由于昨天到村里的时间比较晚,所以众人并没有做出很多的红薯粉,不过,也能一半晾晒,一半用来做成红薯粉条。
其实,蔡婆婆在灶上的功夫也不差,在看沈苏木操作了一遍之后,蔡婆婆便能上手操作了,在经过了几次尝试之后,蔡婆婆已经十分熟练地掌握了制作红薯粉条的技能,但是阿秀和阿荷似乎并不擅长这样的工作,在她们的手里那红薯粉条似乎一不小心就会断掉,所以最终决定由蔡婆婆来负责最后的步骤,即将红薯粉用特制的竹漏勺漏到热水里成形,而阿秀和阿荷只能负责之前的那些步骤了。
也不知是不是沈苏木最近想得有些多,怎么会觉得这阿秀和阿荷不似寻常人家出来的女孩子呢,即便普通人家的女孩子也得干活儿,但也不至于力气比较大,心还不太细,做不了太精细的活儿,不过,看到几人十分认真地干着手里的伙计,那认真的神情,倒是打消了沈苏木心中的疑虑,或许,大概,她们就是这样的吧!
沈苏木又看了一会儿,将老房子的一把钥匙给了蔡婆婆,让她们就顾着作坊里的事情就可以了,然后又交代了一声,以后每隔两天,沈苏木会派人来收已经做好的红薯粉条,并将她们两天内的食材也一并送过来,若是有什么需要带的东西,也可以给收红薯粉的人交代一声。
就这样,红薯粉作坊正式开始运营了,为沈苏木开酸辣粉店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