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美女条件反射,迅速推开何日生,“哼”的一声,转身走了,留下一个阿娜多姿的背影。
纵然只是匆匆一瞥,何日生也看清楚了。
说实在的,面容一般。
但前凸后翘的身材,加上白皙的肌肤、高贵端庄的气质,以及混血美女特有的异国风情,拨动了单身小男人的心弦。
是她!
贺赌圣的千金。
突然想起一句名言。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荷尔蒙的气息,大草原又到了动物们交P的季节……”
最后,何日生装着若其事回到座位上,以免母亲看出异样,接下来风浪,母子俩愉快地享受起鲜美的夜宵。
尤其是四头鲍鱼,很新鲜,物有所值。
吃完鲍鱼,还意犹未尽,想着等哪天有空去海味街买些鲍鱼、花胶和燕窝等海味,给母亲补补身子。
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欣赏着夜景,时间过得飞快。
两小时后,
太白海鲜舫返回香江仔海湾。
到家了。
夜已深,何日生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不断想起今晚画舫上遇到的那位令人心动的齐肩短发美女。
次日清明。
何家祖先灵位放置在客厅里,母子俩郑重其事,准备好各种祭品,一起拜祭祖先。
当晚便返回学校了。
新的一周开始。
4月7日,星期一。
何日生待在宿舍,闲适地享受着营养早餐,今天早餐也没啥特别之处,只是例牌的全麦面包、纯牛奶和苹果。
饭后,
他开始浏览大清早搜集回来的香江目前几大主流报纸,如《东方日报、《华侨日报和《明报等等。
自从《鬼吹灯开始连载,他就养成了看报的习惯,毕竟看着自己作品刊登在报纸上,也是一种不的享受。
这叫自嗨。
不出所料!
今天报纸上的骂战又升级了。
《东方日报动用头版头条,标题很吸睛,“震惊!《鬼吹灯作者疑似另有其人!”
文中写到,《鬼吹灯关于风水、盗墓的描述非常专业、老道,一个年龄仅有21岁的大学生怎么可能创作得出来,疑似李代桃僵。
《明报的报道就温和一些了。
文章只放在二版报道,或许金大侠不喜欢泼妇骂街的报道方式。
文中大意是:反对宣扬封建迷信的,呼吁还给文坛一片朗朗乾坤等一些老调重弹、大义凛然的观点。
对于这些大报的批评,何日生丝毫不放在心上,正美滋滋地欣赏着《华侨日报上由自己亲笔撰写的文章,标题“讨霓檄文”,内容如下:
我从来没有表示过本人是“港大小李白”,在我心中,“港大小李白”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的偶像——黄沾学长(行内称霑叔)。
《鬼吹灯开创了盗墓的先河,可否认,有先前报道的种种瑕疵,但瑕不掩瑜,并不妨碍众多书迷们喜欢该作品。
这就是它的最大价值。
某霓姓才子挂羊头卖狗肉,那部明明是灵幻,却宣称科幻,这简直是糊弄书迷。
至于质量,不提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