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想,那个时候我们县真的好穷好穷,我们的国家也还很穷,这些年,我是一步一步地见证着家乡那个小县城越来越好,我们的国家也越来越好,置身于现在的繁华富裕,再回首贫穷落后的过往,心中不免生出限的感叹。
进入初中之后,我的身高猛蹿了许多,饭量也变得奇大比。在姥姥家,每顿要吃姥姥蒸的两个大馒头——姥姥蒸的馒头比现在市面上售卖的馒头要大上很多,大约是现在市售馒头的1.5倍,除此之外我还要再喝两大碗粥,还要吃菜。姥姥被我的饭量惊到了:“怎么吃这么多?平时吃不饱吗?你妈妈是不是不给你做饭吃?”
我一边说妈妈没有不给我做饭吃,一边又伸手拿了个馒头想再吃一点,被姥姥抢了过去,姥姥说:“孩子,你吃太多了,别撑坏了,先别吃了吧。你先活动一会儿,等饿了再吃。”
我勉强答应着,欢快地收拾桌子、刷洗碗筷,看到姥爷拎了一个水桶要去外面的水井提水,我自告奋勇说:“我来吧!”
姥爷摆摆手说:“你提不动的。”
我抢过姥爷手中的水桶:“我提得动!我现在劲儿可大了!”说着,走到外面的水井旁,还真打了一桶水提了回来。
姥爷看着我,笑眯了眼睛:“好家伙,真是大姑娘了,确实有劲儿了,都能提水了。”
姥姥也欣慰地笑了:“怨不得吃那么多呢,力气见长了。不过,怎么还是这么细胳膊细腿的,跟个柳条儿似的,也不长肉。”
姥爷安慰姥姥说:“不怕,能吃就不愁长,慢慢长吧!”
在老人眼里,自家孩子的一切都是好的,吃得多也是优点,能提一桶水就是天大的出息,就值得他们开心好久好久。
我把知识竞赛的奖品——笔记本送给姥姥和姥爷,他们抚摸着扉页上那大大的红色“奖”字,笑得每一条皱纹里都绽放着喜悦,将那个笔记本视若珍宝地摆在客厅堂桌的正中央。在高兴之余,两位老人又忧心起来,嘱咐我:“孩子,咱不用那么拼,不一定非要拿奖,别太累,身体最重要!”我想,他们对我的爱,就是俗话中所形容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