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刚是个很机灵的同学,脑子转得很快,也能迸发出许多好的创意来。甘雪是个女文青,浪漫森系,喜欢写诗,但大脑运转得差一些,没什么新鲜主意,反应也不够快,自由辩论的时候她几乎插不上话,她能发挥的最大作用就是写好一辩的辩词。
四辩李晓峰也不是个灵活的人,他性格本身有点沉闷,很像马卫国那种性格,但他总结能力强,镇定冷静,很稳。在辩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也是极大的优点,因为这样不容易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李晓峰对自己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知道队友的长处,所以他很尊重我和于刚,愿意倾听我们频繁冒出来的新鲜点子,也愿意配合我们的战术。
但甘雪就比较傲慢,自己想不出什么好点子来,还不愿意配合我和于刚的创意,最后索性我们三个人一起讨论,把她晾到一旁让她专心写自己的发言稿就好。郑老师显然也看出来了这个情况,但她并没有干预,或许对她来说这就够了,甘雪的作用就是写好一辩的发言稿,剩下的事情由我们仨担当就行了。
初三年级代表队果然比初一年级代表队强大得多,两男两女的阵容,每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如果不是我们事前经过了非常认真的准备,并且设置了好几处“陷阱”把对方搞得出其不意、惊慌失措,恐怕就会被他们打败。最后的结果,我们险胜。
三天之后是初三年级对初一年级的比赛,论结果如何,出线代表初中部参加决赛的都是我们,所以我们已经提前开始着手准备决赛了。决赛的辩题是:“努力比机遇重要/机遇比努力重要”,由于此时还没抽签,我们不知道自己会抽到正方还是反方,因此只能做两手准备。
三天之后,初三年级战胜了初一年级,在初中部预赛中取得了一负一胜的战绩,初一年级两负,我们初二年级代表队以两胜的成绩获得初中部冠军,代表初中部杀入了决赛,与高中部的高二年级代表队对阵。
决赛将在一周后进行,我们抽到了反方,观点是“机遇比努力重要”。
高二年级代表队的阵容非常强大,一辩名叫赵明,是鲁迅的狂热粉丝,写得一手好议论文,辩论赛正是他的用武之地;二辩名叫乔小棉,是个非常犀利的女生,个子矮矮,其貌不扬,但口才一流;三辩叫做高翠,气场十足、咄咄逼人,大眼珠子一瞪跟尉迟恭似的,看着就吓人;四辩则是稳如泰山的傅云川。而且,李知忧是他们的编外队员,负责撰写素材稿件、提供创意。太狡猾了,四个人上场,却有五颗脑袋,相比起来我们也太实在了,早知道也找几个编外智囊!
比赛头一天的晚上,我们备战了最后一个晚自习,郑老师说:“明天全力以赴就好,论结果如何,你们都是最棒的孩子。”郑老师对待学生,有点像哄小孩,虽然很温柔、很亲切,但对中学生来说激励作用不太大。
下晚自习的铃声响了,郑老师解散了我们,让我们早点回去休息。我和夏云推着自行车走到校门口,就看到了等在那里的李知忧。这家伙,明天就要比赛了,他这是替他们的队伍来探我口风吗?
我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哎哟,这不是高二参赛队的第五名选手吗?你们可真会玩赖呀,四个人上场,五颗脑袋备赛,这是想把我们这些小学弟小学妹杀个落花流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