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红衣大炮,射程五里,一门镇国重器的诞生!(1 / 2)

季礴长想到的东西,就是红衣大炮!

其实,大明也是有大炮的,只不过这玩意是从元朝那里学来的,优点是有,但缺点太多。

优点是,动静很大,开炮的瞬间,能提振己方军心,能打击敌人士气。

想找别的优点,属实没有。

有效射程只不过两百步多些,连床弩都比不上,再射的远些,准头完全没保障。

而且,因为工艺太差,炸膛时有发生。

在元朝,这玩意基本都放在城头充门面用,实际效果实在差强人意。

但红衣大炮的优势就多多了!

首先最大的优势在于射程,炮身三米,射程能有五里!

其次是红衣大炮的设计上,有极大的改变!

比如元朝的炮,通体粗细一样,这导致炮膛压力不够,是射程不足的主要原因。

红衣大炮则从后到前,逐渐收缩,便于里面爆发更大的力量,可以把炮弹推的更远。

再比如,元朝大炮准头不够,因为都是凭感觉开炮。

但红衣大炮上面有准星和照门,能够极大的提升命中的概率!

因为射程和精度的直线提升,这让红衣大炮在实战中的作用得到飞跃的提升!

五里的范围,即便是元人的骑兵,都很难突破!

即便只是一炮,也能命中元人,瞬间造成不小的伤亡,最重要的是,能够瞬间让元人坐骑受惊,继而导致元人骑兵混乱,法发起有效的进攻。

而且,这红衣大炮的动静也比从前的炮大多了!

过去边关遇袭,还得靠烽火台联络。

但现在一炮出去,方圆十几里都听的到,根本不需要烽火台,旁边的友军很快就能增援到。

这样的东西,是敌人的噩梦,却也是大明的镇国重器!

徐达见了,保他喜欢!

好在季礴长对于这红衣大炮也有过了解,知道主要的特点,于是就拿了笔,在上面勾画起来。

朱元璋探头去看,很快眉头皱起。

只见纸上画了个又粗又长的棒子,上面细,下面宽,最重要的是,下面还画了两个圈。

下意识地低头看了一眼,朱元璋还是忍不住了。

“长儿,义父还在这里,你能不能低调点,不给咱画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大家都是男的,季礴长不用问都知道这老头想歪了。

不过他没解释,而是继续画了下去。

很快,一张草图画完,朱元璋却还是没看懂。

“长儿,你这到底画了什么?咱怎么总看着感觉眼熟。”

“义父,不是您想的那样。这是我给魏国公的礼物!”

朱元璋老脸一黑:“你要把这鸟图送给他看?这有什么可看的!”

“义父,我不是画的鸟!这个,叫红衣大炮,是大炮!”

朱元璋再仔细看了一阵,还是摇摇头:“咱见过大炮,可从没见过长这样的。粗细不匀就算了,后面还装了轮子!不伦不类的,这算哪门子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