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终于告一段落。
礼部择良辰吉日,将登基大典定在来年春天。
凛冽的冬风已经吹过,没有多少欢庆气息的春节也过去了。在太子刘善的期待中,登基大典终于如期而至。
爷爷和父亲在天未亮时就起身入宫。
家里有些冷清,大哥还没有回来,写信说需要交接防务和协助二哥备战。一次会战需要一系列的准备,杨岳的谋略在这个冬天没有来得及用到。
杨岳其实也蛮有参观大典的兴致,不过自己不是官身,没有观礼资格。所以皇宫里盛大而繁琐的典礼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这一天和往日最大的不同,大约就是父亲晚上回来时,难看的脸色了。
这可是少有的事情。
晚饭时杨岳很好奇地问道:“父亲因何愁苦?”
“你爷爷右相之位被撤了。”杨虎城叹了口气,狠狠地咬了口猪骨上的肉。如同一般人眼中的将领形象,杨虎城虎背狼腰,声如洪钟,只是此时双眉紧蹙,显然是有不小的烦心事。
按照传统,新皇登基时,朝中四品以上大员会上折请辞,而后皇帝退回大臣请辞的折子,并宽慰臣子,以示一朝天子一朝臣。
却未料,退回的折子竟没有杨天的,反而接到新皇登基后的第一张圣旨。圣旨威严大义,但再不吝啬的赞美之词,也法掩盖将老将军职务全部黜免的事实。
杨虎城实在想不通,父亲为大越国征战一生,立下汗马功劳,以至落得一身伤痛。
杨虎城自己爱妻更是在四国之战时,被卑鄙的三国联合派遣的刺客刺杀。两个儿子十四岁从军,至今为国戍边,有家却不能回。
新皇为何刚刚登基就迫不及待地为难杨家?
杨岳倒是有所理解。
爷爷是丞相,父亲是尚书,还有两位哥哥统帅边镇,不被皇室忌惮才是怪事。之前两位越皇或许真的念旧情,但更应该是还没来得及动手就撒手人寰。
新皇会打压杨家是意料之中的,但动手这么快,确实又有些出乎意料。
吃过晚饭,杨岳回到屋里给还在边关的二哥写信,将家里的情况大致说了下。
他相信二哥看完信知道该怎么做。
只要苍狼军一日在杨家手中,那杨府就一日忧。
在局势未明朗之前,杨府不得不拥兵自重了。
……
短短的时日里,新皇终于向世人展示了他的“不同凡响”。
登基第二个月里,刘善下令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出海寻求“仙山”。其实先皇在位时,虽勤政爱民,但他对长生的痴迷,就让人诟病不已。上一任皇帝更是痴迷于求仙问道。
没想到新皇继承了皇室传统,不顾太子太傅林远清为首的众臣反对,力排众议派出了船队,寻求仙山。
本以为派出船队的新皇会消停一段时间,然而刚刚过了三个月,朝廷再起波澜。
皇帝要将右相之位也赋予左相,还要削减边军经费,这终于引起轩然大波。林远清当庭破口大骂左相李嵩,言其奸臣,蛊惑皇帝,被皇帝当庭杖责。
内心的羞愤加上身体的摧残,林远清一病不起,卧床在家。
于此同时,一则传言开始在京城流传。
据说,位于京城东北部,三百多里的牛首山上,出现了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