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点头:“确有此事。不过我擒而未杀,对他们并无损失。”
谢太万道:“你做得不错。你九幽灵地初立,此时最应当做的乃是潜龙勿用,修养发展。桓郗二阀虽然和你九幽大战数次,但若是不结天大血仇,还是有回转余地的。这样,等你取得王阀支持之后,便由我王谢二阀出面,举办一场和解会谈,你将所擒修士送还桓郗二阀,化解此番怨仇,你看如何?”
林三拱手道:“这自然是最好!我等和桓郗大战也是守卫家园,无奈之举,实在是没有起争斗的心思。若是王谢二阀能出面化解此番仇怨,这正是天大的好事。大长老此番恩情,我林三永生难忘!”
谢太万笑道:“你小子不错,我还以为你少年意气,非要报仇,和桓郗死战到底不可,没想到你小子心胸倒是宽阔!不错,成大事者,岂能盯着一时得失,当放眼大局,才是英豪!”
林三笑道:“大长老谬赞了。”
众人谈笑欢畅,谢太万越看林三越喜欢,心中暗道:“此子将来非同小可,等当如惊世之龙,席卷天地。我此番结下这桩善缘,可保我谢阀五千年之荣!”
林三等人当夜在丁香原大营留宿,此日才恭敬告别,而谢阀大军也要撤退返回。
谢虬等人拱手道:“林三兄弟,我大军撤退,不可耽搁。此次恐怕要有所遗憾,不能前去你九幽游玩一番了。”
林三笑道:“常言道,好饭不怕晚,好菜不怕迟。如今九幽、谢阀交好,我等更是兄弟一般,还怕没有机会相聚吗?只要诸位有空,无论什么时候来我九幽,我都万分欢迎!”
众人都笑道:“正是,正是。”
双方分别。林三以玉信传音,将与谢阀和谈成功消息传给南境的彭蠡、陶铸,接着带秦晴、姚玄宝继续南下,此次便要前往王阀。
一路景色熟悉,山水如故,林三不禁感叹道:“想当初我和梦之便是走过这同样的山水,前往九幽参加王阀大狩猎,没想到今日故地重行,身份、形势却天翻地覆。”
秦晴笑道:“正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不知此去王阀,梦之公子如何了?”
此时在王阀之中,也正有一番大议论。
王阀阀主王游之亲临议事大堂,身旁二代嫡子王瑞之身如龙虎,三代嫡子王梦之灵气逼人。下面是左右大长老王东原、王安戎、祭祀长老王伯远,二代子弟王丰之、王巍之、王浩之,三代子弟王坦之、王照之、王清之等。正是大能齐至,英才满堂。
王瑞之道:“此次在召集诸位,乃是为了九幽之事,如今九幽连败桓郗大军,似乎有崛起之势,可能会影响今后中洲大势。我王阀今后对九幽态度如何,还请诸位各抒己见。”
大长老王东原笑道:“我还是以为是何等大事,让我等齐至,原来不过是来谈论九幽。这事情再简单不过,何必劳神商讨?”
王瑞之道:“大长老,九幽虽然实力和我王阀天差地别,但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也不可小觑呀。不知大长老有何高见?”
王东原微笑道:“此事再明白不过,九幽便如同初生之婴儿,我王阀便如同勇武之壮汉,且九幽又与我王阀毗邻,这好比弱婴至于壮汉脚下,我王阀抬起脚,落下九幽便亡,不落九幽便生。”
王瑞之又问:“那大长老认为,这一脚我王阀是落还是不落?”
王东原笑道:“落还是不落,本没有什么差别。但若落下,恐怕会溅一身血,我看还是不落为好。”
这王东原早已揣摩透了阀主王游之的心思,九幽根本不足为道,所看的不过是王游之的喜恶,若是王游之有心要灭九幽,早就已经出手了,何必等到现在?如今久久不出手,那必是无心灭九幽,因此他大胆表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