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晁盖也没有开口,而是抬头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卢俊义,这件事情本质上还是归枢密院管理的。
卢俊义想了想昨天晁盖所说的话,便正色说道:“现在正值隆冬,燕京本是极寒之地,我大宋将士多为南方人,此时出兵未必是个好时候。”
赵桓仍然不敢做任何表示,还是过来问晁盖:“晁大人,您看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
晁盖心中早有打算,这个时候出兵不但天气不合适,而且最重要的是很多东西都还没有准备好。
于是便说道:“卢大人所言不假,此时的确不是出兵最好时机,不过朝廷上下也应早为此做打算,军器监那边需要更多的铁铜等材料用于赶制新式武器。除此之外,还要趁此机会加大与金国之间的贸易,尽可能多的在金国购买到马匹和渤海铁。”
赵桓一皱眉毛:“这可需要不少钱呀!”
晁盖笑道:“军士们在前线为国家而出生入死,我们在后方也应尽可能的为他们做好所有准备。”
说这段话之前,晁盖心里面非常清楚,在任何一个王朝的末代当中,北宋末年的国库可以算得上是最有钱的了。
宋徽宗之前的神宗和哲宗两位皇帝,早就已经将北宋的国库塞了一大波钱,这就是为什么宋徽宗执政的时候敢于玩儿花石纲,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家里有矿。
现如今晁盖来了,自然不能像宋徽宗那么祸害,所以晁盖便想着将那些钱都拿出来,全部换成火枪铁浮屠和拐子马。
赵桓自然不敢忤逆晁盖的话,于是便连连点头:“那这一件事情就交给右丞相吴大人和三司使乔道清去处理。只是不知晁大人预备着何时出兵。”
历史上童贯征辽大概是在一一二一年开春的时候,所以晁盖这个词也没必要刻意的变化,于是便答道:“现在距离明年开春大概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应该足够做好这些准备了。”
赵桓中了皱眉毛:“我大宋自古以来就缺少马匹,金国人会卖给我们吗?”
晁盖不以为然的笑了笑:“放心吧,这条商路早就已经打通了,圣上只要尽快的将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准备好就行,到时候陈自会有办法在金国购买到良驹。”
赵桓自然大喜。
如果真能一战收复燕云十六州,他的这个皇帝也就更加具有说服性。
这个时候蔡京有恰到好处的说道:“先帝神宗曾有言在先,收复权言之地者,赏以封地给予王爵,如果晁大人可以完成这份历史使命,可算得上是极大的功劳。”
赵桓点头应允:“那这些事情就全都交给晁大人一收办理,朝廷上下其他官员不得从中作梗,皆要全力辅佐!”
事情定下来之后,晁盖回到府上之后,就开始极力筹办这件事情。
恰好这个时候,晁盖所筹建的报社也已经准备完毕了。
晁盖为报社起名:大宋日报,不过由于印发以及运输等条件的限制,这份报纸暂时只能做月刊。
报社的主编晁盖就让秦桧来担当,毕竟这个时候的情况还是一名极为激进的主战派愤青,由他来担当宣传争辽的事情最好不过了。
而且借助报社的宣传手段,晁盖就可以向民间筹集大量的丝绸,茶叶以及陶瓷,然后用国库里的钱平价购买下来。
再将这些东西通过曾家五虎的商路,到金国的黑市上去购买大量的渤海铁以及良驹。
有了曾家五虎这种双向间谍的掩护,晁盖不仅可以用极低的价格买到渤海铁和良驹,而且还可以瞒过金国上层。
忙忙碌碌一天又一天,很快就来到了公元一一二零年的最后一天,那一天东京汴梁城上突然大雪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