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大致内容:
梁山大军采用战时机制,全军暂时机制仍保持不变,但无论各级大小士兵,皆论功行赏,有功者不仅可以获得丰厚的经济上的奖励,而且还可以迅速提升官职。
年龄超过三十五岁以上的士兵,按个人意愿可以改为后军负责管理粮草后勤。
全军上下成立督军,总督军为晁盖亲自担任副督军便是公孙胜。
督军的主要任务就是确立赏罚分明,监督并且管理士兵们日常行为、奖赏制度以及作战纪律。
整个督军的组织完全由晁盖自己亲自管理,不受任何人统辖。
将全军二十万人分为十部分,分别由小李广花荣,双枪将董平,金枪手徐宁,急先锋索超,南离大将军石宝、镇国将厉天闰、小养由基庞万春、尚书王寅以及晁盖公孙胜管理。
其中前八位将军各统领军队两万,为基本作战单位,由各自将军亲自指挥,且各将军的总指挥权集中在晁盖中军这里。
晁盖中军这一边,除了负责管理战车营、火枪营殊兵种之外,还有两万多名普通士兵,总共三万余人。
而公孙胜则负责全军后勤工作,分属部队共两万人。
整个这套军事改革虽然有些地方并不十分完善,但却解决了之前梁山军队管理的很多弊病,并且打破了军队之中各级将领的壁垒。
给予士兵更多立功或者挣钱的机会,让每一名士兵都拥有一个当将军的梦想,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军队当中以合理的手段完成自己的发财梦。
并且还加强了全军将士的管理。
这一套制度贴出去之后,全军上下反应非常强烈。
像之前的那种老兵油子,便乐呵呵的退居二线去混自己的基本军饷。
有斗志有理想的年轻将领和军士,则充满斗志,一个个奋勇向前。
毕竟堆积如山的军饷就放在众人面前,让所有人都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命运和梦想就在自己的手中。
其实晁盖自己本身在穿越之前无非也就是一个平头百姓,无非是借鉴一些古人和现代的先进经验。
不过这一套制度究竟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多么大的作用,只能依靠实战来检验。
由于军队制度改革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来渗透,所以这一次晁盖也并没有完全彻底的把自己所有想法全部拿出来,所有的一切只能等到与西北军决战之后稳定天下格局才能够真切的去推广。
这一次梁山军队的制度贯彻一共花费了三天时间,虽然这样一来确实耽误了不少报仇以及行军的时间,但晁盖还是认为非常值得的。
因为接下来的这位对手,几乎是晁盖穿越以来所遇到的最强悍的一名对手。
三天之后,二十万大军兵分八部,浩浩荡荡的南下杀奔东京汴梁城。
晁盖于战马之上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二十万大军心中十分感慨,因为这将是他第三次兵临开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