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1 / 2)

可惜,这个世代,单单有勇气,有魄力还不够。

智慧,真的是非常重要。

人说是,莫笑书生无胆气。

人说是,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可事实情况,似乎并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是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在法家的经典戏码中,几乎是完全反对儒学和侠义精神的。

窃以为。

儒学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文化传承。

儒学,其实是包括了法家的规则论。

人说是,穷酸腐儒。

可是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是因为儒术而强盛。

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毁掉了诸子百家,群芳争艳的美好。

却给强大的王朝帝国,带来了社会制度的合力运作。

试想一下,如果一方水土,人人都把规矩当做糟粕,无视法律,那么这个地方,真的是要有多乱,就有多乱,更莫要说什么乱法,犯禁。

儒学,已经涵盖了部分法家的内容。

规则,确实是人创造的,否则也不会出现,人伦这个词语。

三纲五常,君臣父子,本质上,是在教做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

九州人认为,天圆地方,借此方圆,来代指一个王朝,一个帝国。

而人们居住在其中,则是应该以遵守规则,为第一核心。

事实上,早在儒学普及时,这一门学说,便已经是赢了,而且赢了太多了。

儒学,完美符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西方文化中,有绅士。

很多人在接受了西化后,便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东方的圆,认为西方的人,更懂得规矩,并且把那些,浪漫,不花哨,有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男人,称之为有风度。

这便是在东方人眼里的绅士。

看似真实,实则虚伪。

看似朴实,实则花哨。

其实,在很多人抱怨,东方没有绅士的时候,便已经输了,而且输的一塌糊涂。

其实,无知是一种罪。

让我们心中,满怀一腔热血,诉说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早在易经中,便有了君子的记载。

后来,东方文化,沿用了君子二字,虽然经过了几番加工,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便是君子的雏形。

有所为,有所不为。

敢做,敢当。

十年饮冰,热血不冷。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书生也好。

百夫长也好。

东方的红日,从来没有比西方的更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