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俱到却含挑痛脚,看似决断又模棱两可的话,两位亲王识趣的住了口,三位皇子更不会出声,就这么默默等着。文顺昌已近耄耋之年,有些话能省便省,瞄了眼见大家静了下来,也不再做声。
晚间御花园没吩咐是不会有下人的,更何况如此多高人在此,大家屏声静气,直至丰亲王妃赶到方才打破了寂静。
文顺昌略有不满,为着老祖宗多年恩情,自谦家奴便是为守护老祖宗这份家业,看到老祖宗如此大异寻常,自是比任何人都忧心。
所幸亭子里老祖宗异常之像不再严重,缓缓吐纳,轻烟渐收,而丰亲王妃似乎也知晓不是任性之时,虽然与丰亲王低声互相拌嘴,至少声音不大,时而还用上传音,便也收起了阻止的心思。
等候的时间最是难过,宁柏敦帝王之威无处安放,又不想被众人过于关注,若有意若无意不时瞥几眼丰弟和丰弟妹,带引着一样闲得无事的众人去关注他俩。
话说这五弟妹并非宁国皇室血脉,但她是父皇乾正帝恩师罗师之孙女,而父皇深以为憾之事便有未曾留下罗师一事。
罗师并非宁国人士,但是却出身老祖宗皇家武道学院。老祖宗登基后再由内务院派入父皇学院,不单带携父皇进阶武侯有功,自身也于年近三十的年纪技艺大成,晋武相,号“千丝钉螺”。
罗师名声大噪后一两年间,义盟大派琼玉楼因有恩于他亲人,殷切求肯,拜其任琼玉楼长老。
彼时刚巧太祖宗知天命而传功,老祖宗以帝王之身炼化气机,诸事均无暇顾及,未曾出面挽留;而因血缘所在,门派大长老可算门派中序列前三的话事人,父皇自惭无法给予罗师同等待遇,拜谢恩师并给了信物,允罗师一事,只需不违宁国根本即可。
留了香火情,罗师就此拜别宁国,入义盟,之后据闻更升为琼玉楼大长老。
宁柏敦念及此,不禁有些唏嘘,五弟和五弟妹两人间的拌嘴儿,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二十五年前,老祖宗功法大成后就禅位父皇,专研武道,以求神级。
当时似乎亮金那边论道取了胜,导致整个亮金各派群情振奋,各出奇招渗透、图谋义盟,义盟因此风雨飘摇,一些高手、准高手莫名陨落,其中就有罗师,甚至有高手自义盟叛逃到亮金的;
义盟自然会反击,很快传出策反了亮金整整一个本护卫亮金中型国度的门派。
两大联盟交锋不差这数年针对,其后估摸是双方首领认为不宜大张旗鼓而谈和,停了肆意攻伐,约定叛逃的亦不会被生死追杀,就此结束此次不长的交锋,也换来了宁国自己接任后二十一年的太平盛世。
父皇自确认了罗师的陨落,心中一直认为若能留下罗师,以宁国中立的地位,必不会因攻伐谋算枉死;甚至因两大联盟均传话不再追究,罗师大仇都无法得报,愧疚之心日增。
却不想罗师传出陨落消息之后一年,年方二八的五弟妹,孤身一人携着父皇信物求见父皇,父皇接见后再呈上罗师遗书。
依稀记得那年五弟妹初至,自己刚巧在旁侍奉,清楚看到阅过罗师遗书后父皇怆然涕下,偏五弟妹清朗直爽,愁苦早已不在,为呵护五弟妹,父皇当即许了她宁国内自随心意的承诺。
丰弟年轻时俊朗无双,才情堪比谪仙,初初却是不通武道的。彼时五弟妹整个宁国任她予取予求,就不知为何偏偏看对眼五弟,合该宁国冥冥中该留下罗师血脉罢。
最终,在老祖宗的默许下,五弟妹越过了宁国血脉规矩,又因与五弟成为一家人,终究成为了不是公主胜似公主的宁国皇室宗亲。
只是,父皇,依然因着此事,武道走岔了路啊。
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