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昊从茅屋法宝中取出一直储存的虎筋,这虎筋可不简单,乃是白虎脊骨上的一条主筋,细如粗线,坚韧非常,没有千斤的力气压根不可能扯断。习昊取出的这根虎筋长约6米,习昊将它扭成数股,交叉编制搓揉,最后搓成了一根长约1米2的弓炫。
在后世制造弓箭大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复合弓制法,此法工序繁琐,过程复杂,耗材良多,成弓时间也很漫长,虽然依此法制造出的弓箭威力较大,也更耐用;但以目前的条件此法明显不可取,如此便只有用第二种硬木弓胚制法,此法重视材料轻工艺,最适合目前使用。
首先计算好弓弦和弓胚的长度比例,在弓胚的两端刻画出一道淡淡的弦痕,用力弯曲,用文火稍稍烤制使其成型,然后套上弓弦,安上固定弓弦的弓角,一张硬木大弓便成了。
习昊伸手弹了弹弓炫,大弓发出清脆之极的“蓬蓬”之声,显然受力均匀,是张不错的大弓,此弓材质极佳,重越金石,1米多的弓胚居然就有100多斤的重量,习昊初步预估,没有上千斤的力气根本不能将次弓拉满。
有了弓,还要有箭矢,箭矢也是现成的,正是枝条上的木刺。木刺长约2尺,木质坚韧,有小指粗细,顶端三寸,锋利尖锐,正是天生的箭矢,只需稍加打磨,尾端粘上羽毛,便是一只上好的箭矢。
取一只木刺,上弦,弓拉满月,瞄准一株碗口粗细的杂木射去,“蓬”的一声响,木屑横飞,杂木竟被射了个对穿。
众族人轰然叫好,满脸兴奋,大伙都很识货,知道这一箭之威,代表的意义非凡。
习昊也暗暗乍舌,这一箭的威力还在习昊预估之上,习昊心里评估了一下这一箭的几项数据;拉满弓发射需要千斤左右的力气,这个力气以如今族人的实力都能达到。
借助弓身和弓炫的弹性,箭矢在100米以内,能够达到2千斤左右的穿透力,2千斤的穿透力代表的是什么意义,对比一下就知道,人族以前的镇族利器“龙抬头”需要20人同时使用,加速撞击后产生的撞击力也不过4-5千斤,这是20人紧密配合,同时发力的结果。而这其中还有一个细节特别需要注意,4-5千斤的力量是撞击力,并非穿透力,箭矢细小,2千斤的力量造成的杀伤力,不会逊色4千斤撞击力太多。也就是说一名族人手执弓箭,几乎就可以达到“龙抬头”的杀伤力,这是什么概念,以和白虎战斗为例,一名族人一箭可以轻松射杀普通白虎;超级白虎最多三箭也能射杀;就是白虎妖兽,数百名族人只要拉开距离,数箭齐发也有很大机会能够击杀。
习昊望着满山奇木,眼中金星直冒,这可是满山的宝贝呀!这一山的奇木足以将所有族人都武装起来,想想营地所有族人人手一只硬弓,万箭齐发之下,便是再多几个白虎王也能将之灭杀。这场景习昊想想都觉得开心。
人族在占领天柱山营地后,各项实力飞速增长,战斗力也早与杀虎岗大战之时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弓箭被制造出来,族人的战斗力再次飙升数倍。
习昊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晨曦,晨曦经常收到习昊传来的好消息,本来早已麻木,自觉听到什么好消息,都不会太吃惊,可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惊喜交加,兴奋的差点跳了起来。大威力弓箭对人族的意义远不是其他任何一项发现可以比例的。
一阵兴奋过后,晨曦迅速做出决定,马上整理出一套制作弓箭的具体流程和各项细节要点,培训出专业的弓箭制造工匠,并安排工部部长周大锤亲自带领2个科约2千人的工匠常驻此地,大量制造弓箭。同时要求习昊和万法耽搁一段时间,帮助修建供2000工匠居住的营地和制造弓箭的匠作坊。
这一点习昊当然没有意见,和万法在附近寻了一个合适的地方,使用神通法术修建了一个占地数十亩,拥有数千间房屋的匠作坊。
修建匠作坊花了习昊,万法十多天的时间,周大锤等人还没有赶到。习昊也不再等,取出数万条虎筋,放在库房,留待周大锤使用。并留下1个连的士卒,驻防匠作坊,保护匠作坊的安全。
原本习昊还准备让亲卫二团的士卒每人制作一柄弓箭先携带使用,后来想一想,自己制造弓箭的方式太过粗糙,既怕浪费难得的材料,也不见得每人都能够制造出好的弓箭,加上也不急用,也就作罢,干脆等匠作坊工匠到来制作出好的弓箭后,在优先装备。
出发前习昊将此山命名为弓箭山,奇木命名为弓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