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芝山他也清楚他继续在翰林院待下去,到老了也不一定会有所改变! </p>
待在官场久了,他也并非什么人情世故都不懂,只是有时候真的是不屑为之! </p>
可是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变故也让他明白了,同一些品德好的人或者比自己强的人努力交好,最起码困难的时候别人会帮一把,哪怕是稍微帮点忙! </p>
比如说庸王妃救了自己的儿子,从女儿飞燕口中他得知当时还有一位被称作白神医的人在,是他给儿子施针才救了儿子。 </p>
白神医他也听说过,不说自己能不能求得人家来,就是十万两的诊金他也付不起! </p>
可是那是庸王妃一句话的事儿,人家什么都没有要! </p>
亲身历经一场劫难,差点儿死了,他也明白了,什么读书人的面子,清高,功名利禄! </p>
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他愿意放下这一切,努力的去踏踏实实生活,去做一份儿让自己快乐开心的事情,也为一份儿无私的事业做出奉献! </p>
现在这样好的机会放在面前,他如何会放弃? </p>
做好了,可是功在千秋的事情! </p>
于是当即便同意了司徒羽的建议,答应一定会心意的将此事办好,不负他的重托! </p>
答应之后,他便辞去翰林院的职位,专心按照司徒羽的要求,去寻找合适的夫子,然后整理教学的章程,书籍! </p>
翰林院其他人对于他的决定,有的羡慕,觉得他幸运竟然可以为庸王爷做事,有的觉得太草率,待在翰林院好歹是在册的官员,去学院做院长,教一帮小萝卜头儿,能有什么更好的前途! </p>
吴芝山对这些都不在意,翰林院的人其实都只知道庸王爷要盖学堂,但他们不知道具体的计划,他们不知道以后部大翊朝的孩子将都能有学堂可以上! </p>
那将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p>
盖学校的事情,司徒羽按照小陶的想法,让人去接了小陶的大舅和四叔过来,他们都是瓦匠,精通此方面,学校的房子不需要多么华丽,只要结实牢固就好! </p>
他手下也的确没有精通此方面的人! </p>
让大舅和四叔他们组建了一个工程队,专门负责建造各地区的学校! </p>
或者以后工程量太大,他们也可以将工程转包出去,从中抽取差价! </p>
虽然是自己的亲戚,大舅和四叔人也可靠,但是为了中间有什么麻烦说不清楚,小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要求去核算成本,再加上他们的利润,什么价钱做下来,完的由工到料承包给他们! </p>
到最后她会派人去验收,质量一定要有保证! </p>
他们知道小陶的打算也都挺支持的,大舅和四叔都是实诚人,听了小陶的话都保证将这事办好! </p>
商量定了,便赶快去信儿回去,让他们认识的那些瓦匠都过来,也让他们有认识的人也都可以介绍过来干活儿! </p>
不过十几天,一只两百人的建筑工程队便组成了! </p>
小陶就是爱操心的命,怕人多,大舅和四叔又没有管理的经验,不时的找来告诉他们最好以分包制将活儿分成小部分包给他们,让他们也分成小组干活,互相监督,以免有人滥竽充数,拖延工程,又浪费时间! </p>
银子她不发愁,可时间上她不想浪费!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