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代表着:他岳飞一但出了事,或者皇帝不在待见他,那他的下场就是死。
而在看看当年那两位,戚继光拜了张居正的码头,上级不待见他,张居正就一句话:换!下级不听话,张居正还是那句:也换!
搞得戚继光成了一个谁都不敢惹的人,在加上这位民族英雄在背地里特别会来事。兵部领导下来了,就请吃请喝搞饭后娱乐,最后在领导临走的时候,还送钱,送东西。就这么一个人,直到张居正死前,都没人敢惹。
而李成梁就更厉害了。
张居正当一把手,他拜张居正的码头。张居正下去了,他再拜申时行的码头。观望他的一生,从白手起家,建立辽东铁骑到最后老死,都没人敢惹他。
当然,死后另说。
说这件事,虽然容易招恨,但这也反向说明了一件事:大多数打仗特别好的武将,有时候,在处理同僚关系的时候,是不怎么样的。而如果要想怎么样,就一定要拜码头。
不过这个码头吧,不是一直拜的,是有基础条件的,就是你这个码头,必须能给他担起事儿来。你当一把手的时候,人家拜你,是因为你是一把手。当你不是之后,人家就不认你了。
而现在,对于拜刘大爷码头的那些武将来说,局势就比较迷。因为有人站出来跟刘大爷搞对抗,而且那搞对抗的人还是人事部长。虽然刘大爷一手遮天,但毕竟不是正统的皇帝,而那位人事部长的身后,不仅有皇帝站着,那位卫国公现在也加入了他的阵营。
这让他们的内心就更加的迷,心里想的就更加的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到底该不该站出来帮刘大爷一把。毕竟刘大爷一倒,就关系着他们是否能够继续当将军。
可要是帮了,皇帝那边儿......就像刚才说岳飞那样,你再怎么厉害,那皇帝,毕竟还是皇帝。而他们,毕竟只是朝廷的武将。
所以武将这边,除了个别几个狗腿子之外,刘大爷是不敢指望的。
而门派那边嘛......就直接不要指望了。
那帮子人对自己心里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活吃了自己。能在危急时刻不站出来或劈了自己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们过来帮忙?那可能吗?
所以,现在对于刘大爷来说,当务之急是,先稳住远征军那边,其他的事情都往后放。
于是乎,对于那位吏部尚书在长麟搞出的这些小动作,刘大爷全都置之不理,而是把一个人叫道了面前,并打算派他去米尔斯那边,稳住远征军。
这个人,不是长麟的将领,也不是海姆教会的同僚,而是一个让索罗斯与达莉娅做梦都想不到的人。
他是刘大爷在长麟收的最后一个学生。一个跟达莉娅与索罗斯一样,从小就收留,并倾尽全力培养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