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这王尚书可是一部长麟官员的活名单,有大用!
而接到命令,这位王大人的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真不是滋味——辛苦奋斗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老子在暗地里奋斗了那么些年,就为了斗倒那姓刘的,自己当首辅。结果呢?不但首辅没捞着,现在反而还要给那姓刘的下属打工。这话怎么说的?
但不去不行啊,毕竟自己的命还在人家手里攥着。就算不为自己,那也要为自己的一家老小着想。毕竟,京师已经是李千秋的地盘了。
所以再不情愿,也得过去。
见了面之后,王大人很配合——也没法不配合。毕竟活了这么些年,他深知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翻盘的机会——他将吏部这些年记载官员的名单给拿了出来。
然后吗,李千秋就代替皇上给了他一个首辅的职位。
反正都是虚的,这种空头支票,要多少给多少。
而接到这个任命的王大人,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他娘的,奋斗这么些年没得来的职位,竟然被人随口一句话就得到了。那我这些年到底在干啥?
再说了,这时候的首辅有个屁用?权利全在你李千秋手里,我不就是个摆设吗?我现在这个首辅,除了喝茶打牌,还能干嘛?
但不管怎么说,唱戏的台子已经搭起来了,现在,李千秋要对付的,是那些地方总督。
这可是个难题啊,尤其是那位卫国公。现在李千秋已经听到风声,卫国公要带着士兵为国靖难,要求长麟所有官员都要听他号令,围剿自己。
是,鉴于之前刘继业的所作所为,长麟内部没多少兵了。但这指的是内部能够动用的兵,不代表边关!
而且镇守边关的士兵也不是那帮卫所兵和常备军所能比的,个顶个的强。尤其是他卫国公手底下的,厉害的要命。
再加上地方总督,要是真全听了这位卫国公的话,那自己基本就可以考虑投靠震旦蛮夷了。
但戏剧性的是,那帮总督并没有听卫国公的话——国家都成这样子了,我们凭什么还要听你卫国公的?自己当土皇帝不好吗?
是,我们承认,在军阀这一条道上,您卫国公是前辈,是老大哥,我们祖上还在织席贩履啃烧饼的时候,大哥您的祖先就已经是军阀了。我们这帮小年轻斗不过,底蕴没您深。但毕竟,天高皇帝远,老大哥您的地盘离我们那么远呢,路上又不安全,万一出了什么岔子——比如:您喝水呛死了。又比如:半路遇上劫道的,被人一刀宰了。那可就两说了。
总之一句话:别想让我们听你的。
现在世道这么乱,我们也想浑水摸鱼,说不定还能捞个皇帝当当。当皇帝多好啊,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有这么好的机会,我凭什么去你那里当差?!
你要敢来,我们就敢给老大哥您使绊子!
这就是那些地方总督的心思。尤其是某些愣头青,在听闻李千秋“揭竿而起”的时候,他们忽然就“悟”了!
他李千秋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为什么就不能独立当皇帝?
于是乎,长麟一时之间,冒出了许多“皇帝。”就像朱三太子朱慈炯一样。
什么前朝刘八太子某某某的后裔,什么前前朝赵九太子某某某的后裔,总之一句话:我要改家谱,认别人家的祖宗当祖先。自个儿独立当皇帝!
这可就苦了现在的皇室和卫国公啊——本想着能利用这些人靖难,再不济,也得打下大半个天下告慰祖先。但现在呢?别说告慰祖先了,有生之年,能不给自家祖宗丢脸,保住自己手下这块儿地就不错了!
但最震惊的和意外的,还不是长麟这些人,而是班森。
在听到这些消息后,他的内心是:耶!我还什么都没干呢?事情就这么完活了?
还没干什么呢?你特么都捅破大天了!要是在让你折腾下去,特么长麟就不用活了,趁早关门大吉,死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