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岁月中,修真者早以摒弃了此类功法转修元婴类功法了,因此上古时极难获得的阳神秘法,甚至是某家大派的镇派绝学都不在是不可多得之物,那些正派的阳神绝学还好些,毕竟是上古绝学也不轻易示人,但毕竟以无人修行,逐渐放到了一层以供参阅,成为了日常辅助修行的参考读完。
易丰找到的这本是正宗的三清道统阳神法,在上古时修行之法中阳神、元婴都是同时修行,所以功法上更是正大圆融,而蜀山本出自老子人教正宗。这本《太上黄庭内景经》更是不可多得的大道阳神功法。
老道不在多问,指着易丰不懂的地方。开始为他解惑“这里,实际是如何入门的意思。”
“阳神之法,由虚转实。主修元神。元神成则法相出,修成阴神可阴魂不灭鬼仙可期,若是经历雷劫由阴转阳,则阳神在世更能不惧胎中之谜。这也是为什么上古修仙者能够动不动就转世重修的依托”
“那么何为元神?是三魂七魄么?”
“非也,三魂七魄乃神魂也,有魄无魂叫智不足,有魂无魄叫体不足。魄主欲,贪嗔痴慢疑多由此生。故人死后三魂归天,七魄入冥。业力因果转世不明,虽千万世无常不知来处。
而元神乃神之上者,在道家为真,在佛家叫慧。这一点真我就是本源心性,万世轮回一点真我而。
但世人皆被魂魄欲念所蒙蔽,故常因“执”和“我”所迷,不知真一如是。固有八方求道。原来道就在身边之说”
“那么阳神之法中,如何找到元神呢?”
“极静则慧生。慧自静中取,静自定中来。要想修炼阳神,就首先要找到真我如一的元神,而要找到元神,就要到达极静的状态,而想静,就要入定。这里介绍了心神的方法。。。”
易丰由此正式开始每日打坐入定,正式修行阳神之法。
阳神之法和元婴练气不同,他更多的是收纳心神,讲究静极则惠生。更多的是讲求内中机缘,不可言之。
有些人,尤其是聪明伶俐的人最不容易进入不思不想的入定状态,因为思想太过活跃,极难入定。往往一些思想单纯的人更容易进入入定状态。
显然,易丰自负是前者,他一闭上眼睛,各种杂念就会纷至沓来,不去想就越有,甚至“想”的本身就非静。
也更有很多次入定不成反而呼呼大睡。
在多次试验了呼吸法、集中精神法等,又加入了念咒帮忙入定。
实际上念什么不重要,在入定之前念咒语就是集中精神让自己脱离杂念,先行如一,在无一而入境的过程。
思想念头从多,到有,从有,见一,一变成无,无则入静。
整整折腾了一个月,这一天易丰在慕霞峰内的一处溪边入定,兴许是选对了环境,也许是机缘到了。就在摒弃了溪水潺潺、鸟语虫鸣、清丽的风声过后。
易丰突然之间无思无想进入了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