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玄甲军是精锐中的精锐,自然也要配备最好的武器装备。只是希望你们不要辜负了孤的期望。”
“末将必定马革裹尸,为大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就在交谈的工夫里,城北就到了。
沐玄远远地望去,就看到数以十万计的军士鱼贯而入,整整齐齐的。道路两旁,还有不少百姓观看,议论纷纷。
也不知道途中是谁去报得信,赵云和李牧闻讯而来,在沐玄的马前拜倒:“末将拜见大王!”
沐玄翻身下马,扶起了赵云,笑道:“赵将军辛苦了。”
赵云颇为激动:“为大王分忧解难,不辛苦!听闻大王把一匹龙血宝马赐给了末将,还把这次乐毅将军送来的两千匹汗血宝马全都赐给了玄字营,末将实在是感激涕零啊!”
沐玄温言道:“赵将军为孤分忧解难就是了,玄字营乃是孤最信任的部队,希望你们不要辜负了孤的期望。”
“末将明白!”
与赵云简单的交谈了两句之后,沐玄把目光放在了李牧的身上。眨眼间,已经是许久未见。上次李牧见到沐玄,还是在上谷郡的大营之中,从沐玄的口中得知匈奴入侵的消息。
“末将李牧,拜见大王!”
“大王安好,末将之幸!”
李牧颤抖着身子说出这两句话,虎目含泪,望着沐玄。
沐玄笑着将李牧搀扶起来:“李将军这些时日里辛苦了。”
“为大王鞠躬尽瘁,是末将的荣幸。”
“短短的几个月,李将军为孤勘破轩王野心,抵御匈奴入侵,败名将关羽,于绝境之中觅寻战机,助孤和白起将军将轩王大军一举歼灭,实在是居功甚伟!圆满地完成了孤交给你的任务!”
李牧惭愧地说道:“最后丰镇一战,还是险些落入了小人的算计之中,差点让几十万大军就此毁于一旦。还是仰赖大王天威浩荡,这才化险为夷,取得胜利。若是仅仅靠末将,怕是玩火自焚,反受其害啊!”
“末将差点葬送三军,还请大王降罪!”
沐玄温言道:“将军哪里话?将军居功甚伟,为大秦四处奔走,转战千里,立下奇功无数,最早进入功臣阁楼。将军说降罪,这大秦的万千军士,万里疆土,亿兆百姓,谁会答应?”
“传孤命,大将军李牧,屡立奇功,居功甚伟。守雁门,破伪王;护疆土,斩敌将;转战代郡,千里奇袭,大破敌军;与二王对峙,助孤夺得天下国器。后又千里支援雁门郡,勘破轩王诡计,护我大秦亿兆子民,功震千秋。孤意,拜李牧将军为大秦骠骑将军,封号武定,爵位暂时等同三等爵大庶长,日后爵位提升封号不变,加赠食邑千户,粮三万斤,遥领恒山郡守。”
“李牧将军即为大秦骠骑将军,孤准许将军开府治事;将军麾下常驻军马百万人,准许将军自行训练。将军在孤王命之内,有军队指挥与生杀大权!”
“多谢大王!”
李牧听着沐玄给他的封赏,震惊地久久说不出话来,最终在声泪俱下地说出这四个字。
骠骑将军位列武官第二号人物,乃是重号将军之中的重号将军,地位仅次于大将军。不仅有强大的权力,地位也不是赵云、姜维那般杂号将军所能比拟的。
沐玄的意思很明白——无论后来的将领,如姜维、赵云、霍去病等人立下了怎样的功劳,他们的官职都可以不断晋升。但是李牧的骠骑将军就是板上钉钉的,可以干一辈子的那种,直到他死,他都是大秦军中的二号人物。
一旁的赵云闻言也没有觉得有一丝一毫的不妥,毕竟他在代郡的时候,就是李牧千里来援,救他于危难之中。见李牧的陷于震惊之中,久久不能自拔,赵云打趣道:“李将军日后可要多多提携末将啊!”
“赵将军说得哪里话,牧……”
李牧本想谦逊地说些什么,但是陷入震惊之中的他久久没有说出什么,最终化为对沐玄说的一句话:“牧拜谢大王大恩。大王恩重如山,牧此身丧千百次也难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