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叹道:“这是必然。晋阳城虽说是一座坚城,可是坚城也得靠人力来守。昔日大王出征平城,已经是把整个晋阳城掏空了,即使我们如此大力募兵,也只能拉扯出一支五六万人的军队。”
“我本想摆出一副以逸待劳的架势,不求吓退秦军,只想让那白起生出一些疑虑,延缓他们的行军速度……谁曾想,白起真是不愧其当世名将的名号,一点机会都不给我们,反而选择了加速行军!”
杜如晦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既然李大人觉得我们守不住晋阳城,那么李大人接下来的打算是怎样的?”
李世民闻言不动声色地看了杜如晦一眼,问道:“杜大人有什么好的建议?”
杜如晦迟疑了片刻,心中暗骂李世民是个小狐狸。但是事到如今,既然李世民不愿意自己提出这一点,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说出这个建议:“秦军势大而晋军又在路上。既然我们守不住晋阳城,不如我们就在晋阳城假装抵抗秦军,然后迅速向南方败退。”
“南方,尚有大王留下的三十万精兵以及全力铸造的坚固关隘宁武关。”
“秦军千里奔袭,又有晋军牵制,他们定然无力进攻宁武关。介时我们可以据险固守,在太原郡以南重振旗鼓。无论是向南扩张,还是日后向北进军收复失地,都是最佳的选择!”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不过,他还是没听到他最想听到的内容,于是说道:“可大王留下驻守宁武关的三十万精锐,尚有自己的统兵将领。我身位太原郡守,不过与他平起平坐,可号令不动他呀!”
李世民话都说到这个分上了,杜如晦也知道自己没办法搪塞过去,便站起身来,来到李世民的面前,恭敬行礼,然后说道:“大王身死于平城,大业未成,可怜身前并没有留下既任之人。李太守自上任以来,功勋卓著、勤政爱民,所做的一切都看在太原郡百姓的眼里。如今若论谁能当此重任,唯有李大人一人而已。”
“只要李大人继位为轩王,宁武关的三十万精锐就再也没有任何理由去推脱李大人的指挥了。”
杜如晦嘴上虽然这么说道,但是心里却忍不住暗骂李世民是个小狐狸。眼下的情形是颇为紧迫,李世民也确实是独一无二的最佳人选,但是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成为篡位的事情,率先提出来的人肯定是不光彩的。而李世民不仅要得到这个位置,甚至还要让他杜如晦把这话说出口,这就让他有些不爽了。
不爽归不爽,杜如晦清楚眼下的情形,知道这话他必须说出口,也只能在心中暗暗腹诽一番。
等了这句话等了许久的李世民也不推脱,直接了当,点头称是:“杜大人都如此发话了,在此危急关头,我若是再推辞,就有负于杜大人的期望,有负于大王的信任,有负于太原郡子民的信任了。”
“来人呐,将此事传告三军,传告天下子民!”
“暂且不举办任何仪式,战时一切事物从简!”
“传孤命,将先王留下的秘密武器,全部烧毁,一个不留!同时,将曾接触过秘密武器的一应人等,连同家眷,全部关于府中,放火烧死,一个不留!”
李世民刚刚继位,就展现出了他果决的性格。他知道季曾轩留下的瘟疫是他处理不了的,一旦这瘟疫传播出去,导致太原郡的百姓因此生病,他就更是没有任何翻盘的资本了!
杜如晦闻言,眼底闪过一丝不忍的神色——此举无异于诛杀一个无辜之人的九族!
可是他们没有疫病处理的办法,眼下也只能靠这个方法来控制可能发生的一切!
自季曾轩在晋阳城研发疫病以来,已经有不少人中招。虽然在他和李世民的监控下,没有让疫病彻底扩散开来,可是眼下晋阳城即将易手,到时候必有大乱,疫病难以控制,若不如此快刀斩乱麻,恐怕到时候反生是非!
想通了这一节,杜如晦便不再犹豫,点了点头:“臣这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