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谙其中缘由,硬要以理相争。
但蒯越才没心情多说话呢。
蒯祺:“书在你身上,就已人赃俱获,休要再做多言。把他拿下,笞杖二十。”
诸葛亮被强行两人一头一腿摁住,羞斥道:“你!休要欺人太甚!”
蒯祺:“打,给我打使劲,皮开肉绽也没事!”
两根扁长的大竹板上下被挥舞。
笞杖是中国古代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刑罚,即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部、腿或背部的刑罚。较早留名有秦末大泽乡起义,对陈胜实施的笞杖激怒了当时在场的士卒,然后陈胜一跃而起,夺剑杀官。
可是附近也没有剑,诸葛亮没有夺剑杀官的武力值,咬紧牙关默默忍受笞杖处传来的阵阵火辣。
可能是因为蒯越不讲道理恨得咬牙切齿,反而不至于哭爹喊娘地叫出声来。
但其实笞杖是很宽容大量的刑法了,在经过商鞅变法宣传了法制的秦朝……黥、劓、斩趾、断舌等等,一相比较,显得笞杖那么温柔。
(诸葛亮:你觉得温柔,你来承受啊!)
还好汉文帝悲悯,不断努力,废除了酷刑。
蒯越又不能杀了诸葛亮,打一打就得了。诸葛亮又不是平民百姓,虽然他父亲生前也只是个郡丞,但他老师的至交好友是庞德公。他演的彻底,但不会得罪得彻底。
手下人出几分力蒯越倒是不敢多管,打完了就挥挥手。
“把他关西院里,三餐从简。”
诸葛亮心有不平,但也不愿再多惹麻烦,被下人架着胳膊一瘸一拐地走了出去。
郡守之子,自小饱受长辈夸赞、同辈羡慕,竟然受到无辜冤枉还不能澄清。
总算了结了此事,蒯越准备了一下,拉了拉袖口一副真正要开始的样子。
他要去收拾蒯祺了。
虽然说到底,事情的起因是他与兄长蒯良,蒯祺也好,诸葛亮也罢,甚至司马徽都是被牵连进来的。
蒯越也知道自己或许不讲道理些,但如今的乱世,又有多少道理能讲?
——
司马徽被人拦在门口,咳嗽得厉害。
一袭天蓝浅袍施施而来。
“水镜先生。”
来者的语气听起来有竟几分取笑的意味。
但来人一言,司马徽紧皱的眉头反而一舒。
拱手道:“蒯主簿。”声音有些沙哑。
蒯良才忽然明白司马徽不喊他了的原因是嗓子已经哑了。
“先进,先进。”蒯良一把拽他进来。
被拉入门,司马徽就道:“子柔,你去帮我劝劝樊亭侯吧,别人怎么说都没用,只有你说话他才听得进去!”
“咳咳。”蒯良捏了捏鼻子,道:“德操呀,这个……德操呀……”
蒯良结结巴巴,说了半天,终于吐出来一句。
“你要相信我!”蒯良一字一顿道:“我是会看天象的!”
“都这到了这份田地你竟然还开玩笑!”司马徽差点一口气晕了过去,说的话都带上几分破音。
气得司马徽感觉呼吸都是在勉强,在蒯良的搀扶下稳住没有昏厥。
蒯良一路把他搀到正厅。
搀扶着,蒯良哭笑不得,两人虽不为好友,但年轻时却是在学术上成了对头。
两个人杠呀杠呀,本以为会成为朝堂上的今古派系继续杠下去,结果还都没走到官途。
本以为各自住在各自的林子里,不会再有交际,结果在命运的指引下终究再见彼此时,早已成不了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