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也要学会以理服人,物理的理。
弃文从武的浪潮让江云霄这个儒圣都没有办法,陈洛上辈子也觉得读书无用,归根结底便是因为读书,对“当下”的帮助几乎为零,再大的好处都是将来,没有实质性的利益引导,自然会形成一种思维:读书无用论。
如果学武,可以用肉眼看到提升,练十几年肌肉,哪怕再瘦弱,也可以变成人见人爱的大肌霸。
反观隔壁家的孩子读了十几年书,本来打小就聪明的孩子变成了憨憨,弱不禁风的喊着“拼搏白天,我要上儒学正宫!”,实在可悲。
但实际上,读书对未来的改变巨大,不能否定其作用,只需要一个内生动力去推动进步,简而言之:劝学。
不是用七匹狼推动:“给老子学!”,而是真正的内生动力。
这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的道理,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陈洛也没想到好的办法,只好道:“壮志难酬,乃我辈读书人终生之憾。可我毫无水平,说什么也不能让别人信服,哪怕天花乱坠也无实质性用处。”
“这倒也是。”江云霄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明显看出陈洛婉拒的想法,便不再追究。
陈洛对其他人而言,是一个陌生小孩子,毫无水准,只有知道他潜力的自己才会看重,可惜这种事情不能暴露,等他扬名之后再来也行。
见他脸上闪过一丝失望,陈洛便知道他理解有误,道:“我不敢站在高处去评判儒学正宫学子们的思想,但我可以送一首诗给天机。”
江云霄眼睛一亮。
如果陈洛写诗的对象是儒学正宫的学子,多半可能是没人看得起他,哪怕写的再好也没用,毕竟都是少年,哪怕他真的优秀,也是谁也不服谁,一个二个都以为自己是儒道大兴接班人,引以为豪。
可如果写诗的对象转变成阎天机,而不是他们,意义瞬间转变,儒子都必须受着,对其他人而言也有一定警示作用。
忠言逆耳利于行,他江云霄自然理解。
说罢,陈洛和江云霄回到大儒们的面前,前者笑道:“天机,我对你寄予厚望,那些大道理你也听厌烦了,我便送你一首简单的诗吧!”
“送诗?”阎天机和大儒们同时把目光落在陈洛身上。
小老弟,在一群大儒面前当秀儿,怕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若不是因为陈洛是阎天机的大哥,他们这些人绝对不会正眼看他。
大儒们心里不屑,却没表现出来,毕竟不能落了阎天机的颜面,便道:“徒儿,我们也有诗送给你!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现场给你写几十首,信手拈来,毫无难度!不会真有人不会作诗吧!不会吧不会吧?”
见他们纷纷在阎天机面前表现自己,江云霄站在一旁含笑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