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晚清见张彻还傻愣着,便笑道:“张彻,深思至此,是有何思考?我们也可帮你。”
他的话似乎有魔力一般,张彻一瞬间明悟过来,下意识道:“文阁主,太傅,诸位抱歉,我刚刚在思考一些兵法疑难,担待了诸位。”
孙云见他还真有兵法疑难,便好奇问道:“张大儒,可是兵法又有突破?这对北梁战事可是大有帮助!”
张彻认真行礼后,答道:“晚辈确实心有所感,太傅,我领悟到兵法真谛了,北梁战事有希望了!”
在场的诸位皆是眼睛一亮,一般人说这话他们还真无所谓,可说话的是张彻,他们虽说见多识广,但单论兵法,可能真不如在这方面学了一辈子的张彻。
他说北梁战事有希望,自然不是开玩笑。
阎天机在一旁见张彻跑偏了,一爪子掐在他大腿上,道:“这是大哥的兵书,你给我老实点!”
张彻明白他的意思,笑道:“知道知道,太傅,最近我偶得一卷兵书,我为何这般赞誉,诸位一看便知。”
说罢,他把手中已经捏皱的白纸递给孙云,一副期待的表情,道:“这《陈子兵法》是我徒弟陈洛所编撰的兵书,也是儒子的大哥,他的天赋让晚辈叹为观止。”
阎天机这才点了点头,敢剽窃大哥的著作,他反手就给张彻两个大嘴巴子,本来陈洛抄的是《孙子兵法》,阎天机一看便知道陈洛写错了,便自作主张改了回来。
哪怕陈洛百密而无一疏,也会犯这样的小错误,还是要依靠他来扳正。
玉渊神国常年征战,在兵法方面也有不少著作,称誉最高的便称为“兵法六书。”是全国上下公认的兵法教科书,张彻的《论兵法》连排上号的资格都没有。
但这六皆是针对某一个点编撰,在某一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此,缺少总领性兵法。
张彻也是读“兵法六书”长大,自然知道其弊端所在,他的论兵法中便有这样的描述,鉴于此,这几张白纸,便可以填补玉渊神国历史上兵法一方面的空缺,是划时代的著作。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孙云略微皱眉,继续念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许晴和荀晚清一同起身望去,几人一起揣摩其中的意味,口中伴有:“兵者,诡道也,好啊好啊!霍玄英南疆三大战役取胜的关键便是这一招,三十六计,好计策。”
张彻见他们三人也陷入了沉思,心里一喜,随即见阎天机把目光放在会场中,应该是担心温无欲的安危,便道:“放心吧,他若是有危险,我会第一时间救下来。”
温无欲打了一个喷嚏,口中喃喃道:“又是谁背着夸我帅?还挺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