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来客下(1 / 2)

“书院?”卢承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他出身世家大族,知道开书院是怎么回事,这个时代没有专门的启蒙教材,书院需要去搜集许多的书籍才能满足启蒙教育的需求。再加上这个时代书籍价格之高,所以光搜集所需书籍,就是一笔惊人的花费。而秦羽铭居然说他在这个小村子里开了一间书院?这如何能让他不惊讶。

“可否带老夫去一观?”

“小子自当从命。”说罢便领着卢承往书院方向走去。

离书院越近,那朗读声就越清楚,还未走到门口,卢承就看到了那块牌子——新明书院,看来这小子还真是弄起了一个书院。而现在卢承已经能听清那些孩子们读的内容,这让他更是疑惑,为什么他们朗读的文章自己从未听过。

进了大门,看到屋子外还有好几个村民正站在窗户旁伸着脑袋向屋子里望着,好像还在跟着里面的孩子一起念着。在秦羽铭的带领下,卢承走到了门口,看着挤满人的小屋子,里面不光有小孩,还有很多成年的村民在最后席地而坐,认真地跟着那些孩子念着。二子看到秦羽铭带了人过来,微微一顿,在秦羽铭的示意下,又重新带领孩子们读着。

卢承看着感觉太不可思议了,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这个年轻人真的开了一座书院。而且不光是孩子,就连村民也有如此的向学之心,这让他有些心潮澎湃,如果在他的治下,连普通人也都如此向学,所有人都能明理,那肯定就能地方大治。报上朝廷,这也是自己的政绩,如何能让他不开心。

可是卢承又感觉到了这个书院有些奇怪,对了,是他们念的文章,他不由自主地往孩子们手上的书籍看去,可是看到他们拿着的并不是竹简,而是用一张张又白又薄的东西装订成的。

他立马回头问着身旁微笑着看着这群孩子的秦羽铭:“秦公子,这些孩子手上拿着的是书?”

“正是。”

“可否拿来给老夫一观?”

于是秦羽铭就拿过两册书递给卢承,这两册书甚是轻薄,比起又沉又重的竹简,可以称得上是轻若无物了。翻开一看,又让他吃了一惊,白色的纸张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字,这一页上竟然可以写上一百多字书。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用这东西做的书籍竟然如此轻薄?如果天下之书籍都用此物做成,那以前要用一整辆车拉的书,现在只要一个包袱就能装下,那对于全天下的士子来说该是多好的一件事。

“秦公子,此书用何物制成啊?”他的声音明显有些颤抖。

“哦,这是我自己造的,我称它为纸。此物最大的好处就是轻便,便宜。”秦羽铭本来就打算将纸张普及开来,刚才第一眼看到卢承时就想着怎么利用卢氏将纸张普及开来,白送是不可能的,只能拿来卖,趁机也可以改善村子的境况。

“哦?这纸是你造的?”卢承一脸惊讶的望着秦羽铭。

“正是,小子想着这竹简甚是笨重昂贵,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负担甚大,于是就想到了师尊的造纸之法。”秦羽铭又谦虚的说道,现在自己的诗已经流传开了,如果说这造纸之法也是自己所创那就太过妖孽了。

“那这纸张价格几何?”卢承又用有些颤抖的声音问道。

“每张纸一个铜钱。”

“每张只要一个铜钱?”卢承的声音更加颤抖了,他在心里计算了一下,一册千字的书籍只需要十来张纸,那一册书的纸张费用只需要十几个铜钱。他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样的价格就算现在的平民家庭也能够负担的起,所需要的只是请人抄书就可以了。那对书本的普及该是有多大的好处,他已经彷佛看到了自己治下子民人人明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大治景象。

“那老夫现在是否能买一些回去?”卢承已经迫不及待的想马上买上一批回去,自己亲自试试这纸张的妙处。

“那是自然,现在刚开始造,大概有五百多张。”然后又转身冲着那个最早前来报信的年轻人说道:“赵三哥,你去造纸坊,让王叔将五百张纸包好,一会让卢大人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