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骑卫从寿春带回的情报都是寿春情报组记录的原始密文,回村里直接交给赵甫后由他负责将密文破译,再把所有破译好的情报汇总给秦羽铭。
话说秦羽铭刚开始与赵甫商量对原有的龙骑卫情报系统进行改进的时候,怕万一出现情报泄漏的情况,打算建立一个密码系统。可是赵甫却说他们龙骑卫已经有了一套特殊的密文,可以防止在万一的情况下情报落入他人之手后造成情报泄漏。
秦羽铭当时因为要安排的各种事情比较繁杂,而且要重新将原来就在外的情报人员全部召回重新培训时间周期也太长。所以就想着先按照他们的手段试试,先等第一份情报传回来之后看看效果怎么样,再根据实际反应出的问题来改进,所以当时也就没有继续深究他们的加密手段。
可是现在秦羽铭看到传回的情报如此详细,也对他们用的加密手段感兴趣起来,“赵甫,能不能让我看看你们的加密系统到底是怎么样的?”
赵甫见房间中只有他们两人,于是便立刻拿出一张写着满满一页数字的纸交给秦羽铭,“这是寿春情报组记录下来的情报原文,用的是我们龙骑卫一直以来用的密文,公子请过目。”
秦羽铭接过这张纸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一大串数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经过仔细地观察之后却从中发现了规律:这满满一整页的数字是由许多小串数字组成,每一小串数字之间还有小空格。他立刻就知道了,这是用的是一种最基础的加密手段。这里的每一小串数字很可能对应的就是一个字,应该他们有自己的密码本,通过找到每串数字在密码本上相对应的文字来进行解密。对于军事历史也有所了解的他顿时觉得十分吃惊,因为这种加密手段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实在是太过超前了!
秦羽铭强忍住内心的震惊,笑着说道:“赵甫,你光给我密文,不给我解密用的密码本,就算我再厉害也是无计可施呀。”
听到秦羽铭的话,将一向冷静沉稳的赵甫惊得眼睛都瞪圆了。这加密方法自从他们使用以来,虽然有几次传递中的情报也落入敌人之手,但是却从来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些数字代表的含义,更别说是破解了。而秦羽铭却只是看了这么一会就已经从这些数字中知道了解密的方法。
赵甫连忙朝秦羽铭深施一礼说道:“公子果然是高才,居然这么快就看出了这密文中的门道。正如公子所说,这密文正是需要专门的密码本来破解。”说完,他站起走到书架旁,从一大堆的竹简中翻出了一大卷老旧的竹简,递给了秦羽铭。
拿过那一大卷竹简费力展开一看,居然是一卷《论语》。虽然这卷《论语》只是其中的几篇,但已经涵盖了大部分的日常用字,按照数字找到这卷《论语》中对应的一根竹简和其中对应的字,然后可以将数字编写的情报全部解密。
虽然秦羽铭之前推测出这加密方法时已经被震惊过一次,此时真正见识到了这加密手段之时还是又被震撼了一下。
看过许多军事书籍的他知道,中国最早的密码运用出现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武王伐纣时期。据记载,姜子牙当时怕军情泄露,所以用一种叫做阴符的东西来传递信息。如长八寸的阴符代表“降城得邑”,长九寸的阴符代表“破军擒将”等。不同长短的符契来表示事先约定的几种军事信息,这样就算传递阴符的人被擒或者被杀,情报落入敌手,敌人也无法知道传递的信息到底是什么。但是这只能传递事先约定好的几种简单的军情信息。
同时期后来还出现了一种叫“阴书法”的准加密手段,就是将一份竖写的情报横裁成三段,分别交给三个人分别进行传递,收件人必须收齐三份情报才能知道完整的信息。不过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然语言保密手段,而是通过简单截断秘密信息载体的方法,对意义完整的自然语言形成物理隔离,从而达到局部保密的目的。可是这种方法也有十分大的缺陷,敌人得到其中一份之后还是能够从中得到只言片语的少量情报,所以只能算是一种准加密手段。
而根据历史记载,直到唐朝之后才出现了“析字法”和“反切法”。即根据字形或者读音将情报中的文字进行拆分或者组合来实现情报加密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虽然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加密手段,但是同样都有容易被破解的缺点。
而类似龙骑卫的这种真正用军事密码本对情报进行加密的方法直到公元十一世纪的宋朝才真正出现。当时被记录在古代的军事著作《五经总要》中,用一首五言律诗中的四十个汉字来代表事先约定的四十种情况或者要求。利用数字来对应这上面的一个字,以此来对情报进行加密和传送。可是这种方法却仍旧还是太过简单粗糙,而龙骑卫使用的这种加密手段已经是十分成熟了。
因为这个时代的每卷竹简都是手工抄写,而每一卷竹简的片数、每一片竹简上的写的字数也都没有统一的规范。不用说敌人得到情报后不知道这些数字是什么,就算知道了每一小串数字代表一个字,需要用密码本来破译,他们也没有密码本;万一就算在最坏的情况下,敌人准确的知道了密码本使用的是《论语》的那几篇,如果手上没有作为原始密码本的这卷《论语》也无法进行破译。
“这情报加密的方式果然精妙,不知是何人所创?”虽然这种加密方式在现代世界只是最简单的加密方式,但是在正式记载的历史上,却还是要等到一千多年的宋元之后才会出现在军事运用中。想不到在这个时代居然就能看到这种加密手段,秦羽铭心中受到的震撼是难以想象的。所以他对于在这个时代就能发明出这种加密手段的人十分有兴趣。
而接下来赵甫的回答却又是让他更觉震惊了:“禀公子,这种加密方式,乃是始皇陛下传授于属下的。”赵甫正色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