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胡龙、胡瑜和胡天在艾朗小镇的生活很充实。
胡龙每个工作日去学校,给当地的孩子们上汉语课。他教孩子们中国的拼音和文字,给孩子们讲中国的传统和文化。向孩子介绍中国的历史、风景和名胜。之前,当地的孩子们只是听说过中国,知道中国有一种神奇的动物叫做龙。慢慢地,通过胡龙的介绍,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这个位于世界东方的强大而且历史悠久的国家,知道了更多关于中国的信息。孩子们也十分向往能来中国看一看。胡龙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走出国门。
其他三兄弟也各自找到了适合的事情做。胡云在学校教生理卫生,还做了学校的校医。胡瑜教计算机,兼教体育。他除了教孩子们打球、做操,还教他们一些中国武术,孩子们特别感兴趣。胡天负责教心理课,还做了学校的心理医生。
他们四个人讲课生动,对孩子耐心,加之为人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很快便受到了学校师生和艾朗小镇人们的认可和喜爱。他们能为艾朗小镇和学校做些事情,心里也都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他们和小镇人民的相处也很顺畅和愉快。
不过,他们刚住下不久,就发现一个问题:当地缺水的情况比较严重。其实,之前当地是有水源的,后来因为气候变化和干旱,水源便逐渐枯竭了。当地人民不得不接雨水,可是这里有时连续下雨几个月,而有时几个月不下一滴雨。因此,人们只能去很远的地方挑水,所以很不方便。有些年纪大的老人,因为身体较弱,无法挑水,他们用水更是不方便。
四兄弟看到这个情况,私下商量了一番,决定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商量之后想出的解决方法就是:打井。
打井这件事情,对于他们四兄弟来说不太容易,因为他们四个没有一个是学相关专业的,全部是如假包换的门外汉。不过,为了让小镇人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他们决定试一试。
他们先请教当地的居民,了解当地的地理情况。然后,他们联系了国内比较懂打井的朋友,把打井的想法和小镇的情况对朋友说了,并请教了关于打井的方法。之后,他们拟定了一个打井方案,并精心画出了图纸。他们将图纸发给朋友,之后又根据朋友的建议进行了精心修改。
接下来,他们根据打井需要,采购设备和工具。这些都弄好后,他们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打井。起初,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不多。后来,布赛他们得知了这件事,也加入了他们。再后来,又有一些当地人加入了打井的队伍。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口井很快就打好了。
他们共同品尝了第一口井水。那井水既清洌又清凉,还带着一丝甜甜的味道。他们喝着水,清甜凉爽的感觉从口中一直蔓延到了心里。看着这口新打的井,在场每个人脸上都笑开了花。
接着,他们如法炮制,又陆续打了几口井。这样一来,井水基本够用了。不过,挑水还是一个问题。这时候,艾朗镇的有关部门知道了这个事情,拨了一笔钱,为镇里每家每户都安上了自来水管和水龙头,将井水引进了居民家中。这样一来,当地的居民随时都可以喝上方便而又干净的井水,洗衣洗澡也方便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被艾朗市里知道了,市领导为此十分高兴。他们特地举行了一个热烈的仪式,对胡氏四兄弟表示感谢。在仪式上,市长和四兄弟一一握手,感谢他们为当地人民所做的一切。市长还送给胡氏兄弟每个人一枚代表国际友谊的奖章。市电视台将仪式进行了现场直播。很多居民都观看了那场仪式,对几兄弟更加有好感。
艾朗镇的人民勤劳、热情、淳朴,也知道感恩。他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对四兄弟表示了谢意。每次胡龙他们去市场买水果买菜的时候,卖菜的小贩都会给他们多装一些,还分文不收,搞得他们每次买东西的时候,都觉得特别不好意思。
不仅如此,还经常有当地的大婶大娘去他们的住处敲门,把好吃的送给他们。也有些人悄悄地把给他们的东西放在门外。因此,他们兄弟居住的院子门外经常放着当地的新鲜水果,或者是当地特色食品这类东西。
不过,有时候,门外也会出现一些诸如巧克力和小纸条这类物品。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哪位姑娘送的。
布赛也住在艾朗小镇。他们和布赛在树林里救人时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布赛也时常为四兄弟送去自己家里做的饭菜。四兄弟心里对小镇居民充满感激,也时常会给邻居们送云一些东西,比如饺子、粽子和红烧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