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大鱼,一个又一个,围绕被极光之暗笼罩的石柱群边缘,随意游动。
这些大鱼,或上或下,忽左忽右,时不时停置回游,根本想不到它们下一刻的动向,更没有相撞。
鱼越来越多,鱼群越来越大,空间也拥挤起来。但,大鱼们游动的速度,并没有任何影响。即便是头尾相间,见不到缝隙,还是格外的丝滑,游刃有余。
除去顶部的光束,极光之暗四周,被大鱼围得满满当当。乍一看,密集的鱼群就像组成了一层“鱼网”,里面包着的是一枚“鱼雷”。这时候,谁要是有相关联恐惧症,瞄上一眼,立马与太阳肩并肩。
一旁,老鲵一直注视着这一切,待鱼群形成后,吐出好几个泡泡,才慢悠悠的,游了过去。
刚开始,在鱼群里,老鲵跟大鱼们一样,瞎七八乱游,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不过,后面的一段时间,简直是胡闹。因为不少大鱼游过时,惨遭“啪啪”打脸,脑子嗡嗡的,鱼骨头都要散架了。
活动完身子,老鲵不管那些被拍怕的大鱼,在一声轻鸣过后,飞快游向光束处,其速度,目不所及。
沿途,涌动的水流体带起的那道运动轨迹,如同透明的“蝌蚪”,尾巴细长细长,从出现到消失,只有几秒时间。过后,光束低侧,速度越来越快,引发出大量气体。
不久后,“蝌蚪”的头尾相连,形成一个银丝水环,水中之环。环内,水流急速窜动,搅起这片沉寂多年的水域。
老鲵升天。
“蝌蚪”冲出水环,呈螺旋状向外扩张。同时,校正了混乱的涡流,有规律的旋转起来。
下方,“鱼网”的大鱼们,在老鲵冲出水环后,纷纷停下。远远望去,开始不规则的蠕动,由上端开始,一个连一个,接踵而至,慢慢变得方向统一,成为一个整体,一条盘好的“鱼线”。
“鱼线”顺轨迹上升,一直到接近水面的地方,又跟随着在外侧沉下。其中,游行速度、旋转方向是完全一致的,也同样为螺旋式。
只是,这一上一下交错往来,又加上回旋时,整体的旋径较大,导致内旋与外旋的速度,有明显的视觉差异,看起来真觉得很凌乱。
“蝌蚪”完成双向螺旋后,继续旋绕向“鱼雷”,直至最底部。而这里,不同于前面,是有许多石柱的。所以,要想完成一样的事,相对应,难度会高出不止一个层次。
幸而,飞鸟游鱼,翻空吹浪。望水云间,是湖下,鱼的天堂。大概,小蝌蚪找妈妈,什么是翻水?不可能的,这辈子也体会不到。
对这里的鱼来说,长久的幽暗生活,就算死鱼眼了,也能快速找到正确的途径,更何况,前面还有“蝌蚪”领路呢。
借此,鱼匆匆,路茫茫,九转八弯,水路连环。“鱼线”能在石柱间穿梭自如,行云流水般,没有任何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