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第一次听李洵讲的时候,对景泰帝钦佩至极,等于仙凡一视同仁。
“神仙税”是景泰帝最得意的政绩,其他方方面面都有改善,说是圣主有些过,当得上明君评价。
“我听你讲过,上次陛下称赞治世之材的是覆灭十八路反贼,获封国公的龙骑将军徐奉先?”
周易看着檄文署名,总有种不舒服感。
投机主义的墙头草,比起立场坚定的反对者,更恶心人!
“对!陛下登基至今,王侍读是第二个,已经有人称其未来成就不输徐国公。”
李洵羡慕道:“有了此评价,可以说直上青云,入阁拜相只是早晚。”
周易摇头说道:“你想错了,王侍读,未来可是要称子的大才!”
“不至于吧?徐国公是实打实的巅峰一品,号称有望武圣,王侍读堪堪儒道八品……”
李洵总觉得周易语气诡异,明明是夸赞,又似乎是反讽。
周易意味深长的说:“文人和武人,能一样吗?”
“不一样吗?”
李洵有些不明白,大乾以武道立国,出过两代武圣,武人地位从来没有比文人低。
天南海北的聊了片刻,周易开始抄录书目。
估摸着刑房点卯的时间,见到有斩妖校尉从地底出来,驾轻就熟的遁入大狱。
斩妖除魔回来后,发现张诚竟然来了。
“张哥,今天怎么这么早?”
张诚揉着腰叹息:“唉,人老了,腰有点撑不住。”
“嘶!春风楼哪位姑娘如此厉害,连张哥都降服了?”
周易真的倒吸一口冷气,上三品高人都撑不住,要么是妖魔鬼怪要么是修行采补功法。
张诚在斩妖司待了不知多久,不可能认不出妖魔左道。
“怪不到姑娘们,是白云观的几个老家伙,趁老张我不注意轮番下咒。”
张诚冷哼一声:“我凭本事采的茶,为什么要赔钱!”
周易忍不住竖大拇指,白云观主长春真人是名震大乾的一品修士,张诚盗了灵茶只是腰疼,足以证明他的厉害。
张诚曾无意中透露自己的修为,武道二品,阴神日游,比起炼成阳神的长春真人差距不小。
当然,张诚是斩妖司的人,白云观主也不会做的太过,只是警告一番,免得日后还来祸害。
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很快就下了值。
周易回家途中,经过京都府衙,发现一大群人在围观皇榜。
当中有书生大声宣读,通过儒道法术扩音,距离很远也能听到。
“……圣君荣辱,系于今朝,千古功名,值此顷刻……”
皇榜内容正是《讨妖魔檄》。
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宣读,围观的人不见少,反而越聚越多。
“以后有的忙了。”
周易摇摇头离开。
他看不上王伯安,却对景泰帝准备大肆除妖,没有任何意见。
妖魔之类,与人族三观不一致,许多它们习以为常的行为,站在人族的角度上就是为非作恶。
普通人作恶,杀人放火已经是少有重犯,对于妖魔来说只是随手为之。
大乾如果将妖魔铲除干净,虽不可能朗朗乾坤,每年枉死的人降低七八成。
《讨妖魔檄》有景泰帝背书,迅速传诵天下,百姓对斩妖除魔的意志空前强盛。
随后朝廷宣布彻查天下妖魔,无论妖族有没有害人,必须过一遍问心咒,胆敢反抗就捆起来送入斩妖司。至于魔道修士,即使不彻查,也根本不敢冒头。
如周易所料,物部忙碌起来了。
每日录入的妖魔材料,数量翻了一倍还多。
周易乐此不疲,妖魔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道行,每天斩杀几头乙字狱妖魔,体验到了久违的增长速度。
一万年太少,只争朝夕!
另外还有一桩意外之喜。
周易将抄录好的道经,送去状元堂的时候,何掌柜告诉了一个好消息。
《刑者说》,卖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