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武王伐纣(1 / 2)

公元前约1048年,也就是武王十一年,十二月(相当于夏历十月)的戊午日,武王60岁了,终于忍不住要出手了。等待是一场煎熬,江山需要一场战争来催发生机。

于是,武王姬发率领大军抵达孟津(属于河南洛阳),举行了盛大宣誓仪式。

各位诸侯大佬们又来捧场,也不得不来捧场。局势已经明朗,天下之余两个人的较量。

武王告诫大家,为了一战定天下,要勤勤恳恳,不可懈怠。又说,纣王听信妻妾谗言,自绝于上天,违背星体运行,疏远自己的肱骨至亲,废弃祖辈的音乐等礼仪,用迷离的音乐篡改,就是为了取悦美人,现在我代表上天执行处罚。

临行前,武王向将士们宣告,机会只有一次,必须果敢用命。成败在此一举,胜利是属于奋斗的人。群情激昂,士气可用。

这就是著名的孟津宣誓。

到达孟津后,武王并没有立即投入战斗。远师必疲,兵家大忌。武王深谙兵法,略作修正。并且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进攻策略。因为敌我双方的优劣已经明确,武王胜在道义之上、人心向背、力量对比、上下一心、地理优势等胜算,纣王不过是占据坚守阵地、不用运输、环境熟悉等因素。其他因素,前面多有叙述。这里重点讲一下地理优势和运输的劣势。武王占据山西长治和河南洛阳的孟津后,已经是居高临下,牧野(河南新乡)一马平川,无险可依,随时可以拿下。不利的是自己的运输线太长,即便临时将崇侯虎原来的崇地拿下,战线缩短,比较纣王,还是较长。

因此,武王选在公元前1045年二月(夏历十二月)的甲子日的凌晨开展。

时机很好。正值寒冬腊月,滴水成冰,自己控制的黄河一线的天险处处结冰,运输线顿时畅通。甲子日正好是一个轮回的开始,象征着新王朝的到来,更能激发士气。尤其是选择在凌晨,冬天的凌晨,舒服惯了的人们还在被窝里感受着温暖,哪里知道外面的危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武王在殷商朝歌郊外的牧野,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这是战前总动员,是战斗檄文。武王亲自指挥战斗,左手握着黄色的钺,右手执着白色牛尾旗。

一路东来的勇士们,辛苦了!

所有的盟友、各级官员和各地的百姓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好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我宣誓如下:

古人说,母鸡是不打鸣的,母鸡打鸣,大厦将倾。

纣王事事听女人的,违背祖法,抛弃国家,不用兄弟,重用逃犯,百姓深受其害,天下生灵涂炭,我恭敬地替天行道,降下惩罚。

今日一战,前进六七步停顿一下,刺杀六七下停顿一下,要注意节奏整齐划一,形成压倒一切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