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扬名国子监 上(1 / 2)

“还有谁有疑议?”朱佑孝坐下又冲人群问了一遍。

一片死寂过后,一个红袍大员站了起来。当朱佑孝将目光投向后者的时候,他的眼神变了。站在他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月前被他起复的毕自严。

这位大佬,还在世的时候就被称为经世之才!有他在,朱佑孝的腰包就不会空了,这位大明的掌柜站起来了,朱佑孝能不重视。

“皇上,恕老臣直言。宝钞之鉴在前,汇票一事还请皇上三思!”毕自严的话并不灼灼逼人,但却让朱佑孝不得不思量一番。

朱佑孝看着毕自严,摸摸胡子疑惑道:“毕老头,此话怎讲?”

毕自严听朱佑孝把自己叫的这般亲切,又想起天启五年的时候。他被魏忠贤赶走时,连问都不问下的冷漠。一时间,饶是他饱经人事如他,也眼角有些发酸。

“自太祖宝钞后,朝廷民心尽失。莫说寻常人家闻钞色变,就连满朝文武见了这宝钞也避之不及。这汇票难免让人猜测!若是为此耽搁了赋税,于国而言实在不妥!”毕自严是个识大体、知进退的人,在这种关键事上,他向来是直言不讳的。

听完毕自严的话,朱佑孝点点头又摇摇头。毕自严的话虽然说的很模糊,但他很清楚后者的担忧。

这位老户部不怕别的,就怕年轻气盛的朱佑孝大干快上。摊子铺的太大,好心办坏事了!

不过,他朱佑孝是那种人嘛?要真那样的话,他还用得这么大张旗鼓的搞什么辩论?

须臾,就在毕自严要叩首劝谏的时候,却见朱佑孝抬头望向站在广场上的陈子龙:“陈生,尔可知毕老头忧心什么?”

朱佑孝的问话很突然,陈子龙有些猝不及防。他脑海中快速回想着朱佑孝给他讲的所谓预案,但是皇上好像并没有考虑这种情形啊?

他脑中飞速运转,急忙道:“皇上,毕……”

“这位是当朝户部尚书,尔当以毕部首称之!”一旁的高时明适时提醒。

陈子龙向高时明投去感激的眼神,又向毕自严拱拱手。激动道:“小民路上听过一个故事,或许能为毕部首宽心一二!”

听到这话,毕自严难得的向陈子龙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臣自松江府沿漕运一路北上,路经浙江、山东、直隶诸道,目睹各地汇票不一。为方便往来,各地成立商会,各地商会总会协助兑换地方汇票。如此,浙江商旅则可凭浙江汇票前往山东总商会兑换山东当地汇票,再前往分会兑换银两。如此一来,票虽多半而银两不缺。甚是方便,小民以为毕部首所忧者,无外乎汇票不通,地方不认!”陈子龙说完有些紧张的看着皇上和毕自严。

朱佑孝听完,心中暗暗摇头。这个陈子龙见识倒是有些的,只是还是太年轻对明朝的办事流程缺乏基本的认知。如果他要是贴了心推行汇票,怎么会存在这种问题?

但他并不急着开口,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毕自严,后者摇摇头,教诲道:“小小生员竟然也有进士之见识,也是难得了。但是,臣所忧心者不为此。改稻为桑之事也不过才过了几朝而已,臣忧心的是,操之过切,适得其反!”

“毕部首,皇上面前怎敢?”

毕自严话音刚落,高时明便站出来冷声质问道。

不等毕自严有所反应,朱佑孝却是示意高时明退下,竟然冲毕自严笑了起来。一时间,屏息凝神的群臣惊疑不定,皇上这是被气笑了吗?

是的,定然如此!皇上才及冠两年,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被人这么质疑怎能不生气?

毕自严见朱佑孝这般反应,也不出声反驳。只是闭眼立于人前,等着朱佑孝发落他。谁知,朱佑孝笑着来到毕自严面前,却是为他整整衣衫,感叹道:“忠贞可嘉之辈,唯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