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觉得能见到这样一位高人实属难得。她恭敬地问道:“前辈,您觉得,时常修习佛事和顿悟比,哪个才是修禅的正道呢?”
老婆婆笑道:“如果一个人从不修习佛法。他又从哪里去领悟真理,进而领悟大道立地成佛呢?二者并不矛盾的,也无法舍此逐彼的。勤做功课和顿悟本就是同一物的两种表象而已。”
百合还未再问,绿萼插话道:“南派六祖慧能大师不是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吗?可见,在慧能大师看来还是顿悟好。”
老婆婆看着绿萼笑道:“慧能大师所说不错。神秀大师所说也不错的。”
绿萼道:“他俩说得都是矛盾的,怎么就都不错了?要是修禅必须实施勤修苦学。那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是怎么来的?”
百合原本也觉得他们是矛盾的,是以对老婆婆所说也是不明所以。
老婆婆笑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说是人要有与过去做决裂的决断力,可不是说一放下屠刀,这人就马上成为神佛了。神秀大师所说,是凡人追求悟道的过程。慧能大师所说是凡人证道了凡的原理。二者并无丝毫矛盾呀。”
百合道:“弟子还是不大明白。还得请前辈详解。”
老婆婆道:“两位姑娘都是修习剑法的吧?修习禅法譬如练习剑法。高深的剑法岂是初学者能轻易领悟的。一位成名的剑客必然是熬过了不知多少寒暑,认真刻苦练习每一招基本招式,才终于能在武术领域占得一席之地。任何人都得等到每一基本动作都烂熟于心,可以随手拈来的时候,才能再修习更高一层的剑法招式。这还只是修炼早就成册的,已有成例的剑谱。要是想自创一门剑法就更难了。非得阅遍天下所有剑法,取长补短,另辟蹊径,才或可能有所成。”
百合点头道:“确实如此。我们在崆峒练剑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老婆婆道:“而修习佛法经典就好比练习剑法的基本招式。若想与前人有不同的见解,就好比另创新招。而顿悟就好像是那些成名已久的剑客闭关面壁所得之境界提升。这种提升若无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勤学苦练,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世上哪有沙中筑楼的奇迹呢?投机取巧得来的速成剑法多半是靠不住的。”
百合心道:这位老婆婆以剑寓道,莫非她还是一位剑术行家?
老婆婆似乎看透了百合心中所想,对着袁林笑道:“这位小哥像是一位练家子。你好像是用枪的。如果我让你形容一下自己的枪法。你会怎么介绍呢?”
袁林想了想道:“要是想说明枪法好。我会告诉别人,我能在只有一丝星光的夜晚,一枪把苍蝇钉在墙上,只刺穿苍蝇的身体,丝毫不伤及它的翅膀和腿。”
老婆婆笑道:“枪法练到这种境界实属难得。这种枪法,你是怎么做的呢?”
袁林不好意思地说道:“我都是按照我几位师父所教去练习的。首先是练习眼的定力。我师父的法子就是让我盯着快速开合的织布梭。这个训练我练习了整整两年。直到我能盯着物体一个时辰之内毫不眨眼。还有,就是眼睛可以不眨之后,就要盯着飞动的虫子,每天盯一个时辰,直到能看清它们飞行中的每一个动作。这个训练我练了三年多。再有,就是练习手拿东西的稳定力。我每天蹲马步的时候,在手肘上各放一盏盛满着茶水的杯子。这样连续练习了三年,直到我能立桩一天,而水不洒出来。”
老婆婆缓缓说道:“不错,不错。练习任何技艺都应该这样刻苦才对。不过,你这样练下去,也只能练成枪法之枪罢了。而不能练成非枪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