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瞥了一眼陆机,嘿嘿笑道:“你陆机手提数十万大军,最后全军覆没,足以证明你在军事上是个白痴。你关于军事的任何观点,都入不了本项王的耳朵。军令,必须服从,不服从者,早已被砍了。要知道,铁律之下,总会找到服从的人。孙武练兵,枉杀吴王爱姬,却也无可厚非。”
陆机怒道:“就你项王,说不了几句就开始人身攻击,跟你有啥可讨论的。你就一介武夫!”
项王见惹得陆机发怒,踱到陆机身边哈哈笑道:“士衡,别生气,怪我刚刚提及你的痛心事,我向你道歉。”
两人的这段插曲并未打断原本进行的讨论。
郭璞捻着胡须,慢慢踱步道:“孙武枉杀美人,并非无可厚非,而应谴责诛罚。胜败固然是评论将军的最主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和唯一。好的将军应该是:指挥作战胜任,不枉杀人,不嗜血,不视生命如草芥,如果有这个前提,则其军令可守。”
韩信摇摇头道:“不妥,不妥。在判断这个前提时犹豫的功夫,战机已经失去。贻误战机,很可能全军覆没。有些军令,实乃迫不得已,战争打的不是仁义道德,打的是生命。所谓‘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是也!”
郭璞微笑:“韩将军说的是极端情况,极端情况下允许变通。但普通情况下,枉杀嗜杀,这样的军令,很明显就是不好的。遵守这样的军令,不公平。”
一门客插嘴道:“你们争论的这个问题,现代军事法庭似乎有一个还算不错的解决方法——事后追惩制。事后由军事法庭来调查和判断战争双方是否有不好的行为,并作出处罚。这就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屠杀、虐待、抢掠等战争中的现象。”
韩信一听,思索片刻,点头道:“事后追惩,这个方法有道理。将军在战场上的行为,不应受到干涉,但将军在战场上也不能我行我素。如果将军提前预知如果军令有问题,事后会遭追惩,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将帅在战场上的行为。”
杜玄若有所思道:“你们这个话题,我喜欢。尽管只能相对约束,相对公平,但好坏的标准一定要明确,不能说事态紧急,为了取胜就大肆屠杀,然后还被理解为情有可原。大肆屠杀,是无法原谅的。”
又有门客说道:“规则,无论是军法还是治国方略,我认可这个准则,自认为挺好的一个准则:“法律得到普遍遵守,前提是法律是好的!”这是一位希腊先贤的名言,我认为确实思考到位。”
“切,净整那什么洋五洋六的,一个个都装什么哲学家。我早说过,当年我要是有现代的这些个飞机、枪炮、轮船,哪还管什么好的、坏的治国方略,我就是无敌的。那我还逃亡个啥啊,那刘裕千军万马,根本不够一炮轰的。”病床上的桓玄愤愤说道。
桓玄想起当年自己治国明明不差,可就是被刘裕给偷了家,缘由不还是刘裕武力太强大,所以他怨念的核心一点就是武力要强大。
谢安嘿嘿道:“这就是当年和现代的差别了。现代即便有了枪炮飞机,那也没有动不动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特别是在武力更加强大的现代,更是需要好规则。有个好规则,还是福泽无穷的。”
众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趁着夜色,说了个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