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到周平王东进,周王室东迁,要从他的父王周幽王说起。
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开创了周氏天下,周武王推翻商纣正式创建周王室。几经人世风雨沧桑,到了公元前781年的周幽王,已经是周王室的十二位君主,周天子已经历时二百六十九年。
周幽王姬宫湦是周宣王姬静的嫡长子。母亲为齐国人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在位十一年。被义渠犬戎所杀的时候,也只有24岁。
公元前781年。这一年,周宣王病重。朝中知名重臣召公告老,仲山甫已经去世。病榻中的宣王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便招尹吉甫、召公托孤。
人将死其言也哀。卧床中的周宣王已瘦弱枯槁,说话有气无力。周宣王气喘吁吁地说:“朕依赖诸卿之力在位46年。南征北战,今也算四海安宁,只是这一病难以康复,太子宫湦尚在年幼,且不成熟,各位要尽力教化辅佐,不能辜负了周氏江山。”
尹吉甫、召虎二重臣跪地叩首表示领命。
这时,太史伯阳父一直守候在周宣王的寝宫外。等二位重臣走出了周宣王的寝宫,三人议论起前天晚上宣王的梦,心生惊恐。三人内心猜测:宣王难过眼下这一关了。
这一天是周氏太祖祭日。
重病中的周宣王恪守斋房,恍然入梦。梦中自己正在太庙中祭拜,只见一美貌女子飘然而至。宣王大声呵斥,那美女全无惧色。周宣王命左右将美女拿下,却无人应答。周宣王眼瞅着那女子走进太庙大哭三声大笑三声,然后不慌不忙将太庙供着的先主牌位捆成一捆,夹在左臂下,出门向东去了。周宣王大叫之中醒了,才知道是一个梦。叫来太史伯阳父来解梦。伯阳父推说自己要翻阅史书琢磨琢磨后再来禀报。
三人正在揣摩释析着周宣王梦的寓意,寝宫传来一片呼喊声,出来的人说:宣王已处弥留、不省人事。
于是文武大臣日夜坚守在周宣王的病榻前,不肯回家。
御医前后忙活,更不敢怠慢。
然而就在入夜,王室宣告:宣王驾崩。周宣王姬静苦心经营,在位四十五年。使得当年周厉王造成的分崩离析的局面得以修复,周王朝得以安定下来。
宣王后是齐国人姜氏,此刻悲痛欲绝,命顾命老臣尹吉甫、召虎率领百官扶太子姬宫湦行举哀礼发丧。
姬宫湦在周宣王灵前宣告继位。并立申伯之女申姬为后,立申后长子姬宜臼为太子。申伯也因此晋升申候。
不过没多久太后姜氏也去世了。姬宫湦在料理丧事过程中,众臣不见幽王有任何悲伤,重臣心中不解。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重臣逐渐发现了这位新立的周幽王是一个暴戾寡恩、动静无常,似乎还处于没有长大的小儿时节。姬宫湦在大丧之时竟也是酒肉无度、且在与宫女玩乐,全无一点悲伤。群臣看在眼里,不禁为朝政担忧起来。
周幽王对顾命老臣的忠言有时也注意一些。只是不久顾命老臣尹吉甫、招虎相继去世。周幽王另用了虢公、蔡公与尹吉甫之子尹球并列三公辅佐。由于这三位重臣都是周幽王一手提携,所以对周幽王唯命是从。也是幽王看好他们的阿谀逢迎、唯王所欲。于是幽王开始了自己肆无忌惮、花天酒地的痴迷生活。对朝政不用心,对百姓生活更是熟视无睹。
一天,三川守臣打马疾驰来报,说箐、河、洛三川发生了大地震,上万百姓在受灾难涂炭、衣食无着,正在水深火热之中。
周幽王听了这紧急禀报之后,只是却付之一笑。不仅不想朝廷救助,反而责怪来报的三川守臣说:“山崩地裂是世间常事何必来报。”
然后不容左右说话即挥手退朝,回宫与后宫的宫女兹乐去了。
伯阳父忧心忡忡,他知道大地震带来的山崩使河道堰塞,将会发生次生灾害,而这次生灾害将更加严峻威胁百姓生命安全。现在是房屋倒塌而后便是堰塞堵住的水道泄洪,连串的灾难威胁百姓。如果没有国家的力量来防范,黎民生死难卜,江山社稷不保。于是私下里与正直的士大夫赵叔议论心中的焦虑。
伯阳父说:“箐、河、洛三条水系都发源于岐山,地震带来的危害不能轻估啊!听过去的人说:伊洛河枯竭而夏朝灭亡;黄河枯竭而商朝灭亡。现在三川都处于大地震之中,三川都有因被阻塞而泄洪的危险。而岐山是前周文王发迹的吉祥地,那里的百姓遭难,西周的江山怎么能太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