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呼延灼受高俅举荐,以征寇将军的名号讨伐梁山。他是极为兴奋的。和朝中大多官员一样,他也认为梁山匪寇不过是乌合之众。
面圣时天子赵佶见他仪表不凡,非常满意,还御赐给他一匹宝马,名叫踏雪乌骓。
皇恩浩荡,他无以为报,暗自发誓定要一举击溃梁山贼寇,不负陛下厚望。
然而当他在汴梁城外见到枢密院、殿帅府为他召集来的所谓五千精锐禁军时,意气风发的他不免有些沉闷。
营地恍若菜市一般,吵闹声此起彼伏,本该严阵以待的禁军们队列稀松,神态散漫,许多兵士甚至嫌累将兵器放到了地上。
直到将官传令下去,几声“呼延将军来了”的声音响起,将士们才安静下来,缓缓调整队列。
过一会儿,呼延灼的好友韩滔、彭杞走了过来,与他说了几句话,他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原来,在他来之前,这支军队中的各级将官被临时换了一批。若是这些人都是军中老兵提拔上来的也就罢了,但他们不是。他们大多都与朝廷中的某位官员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显然,在朝中那些官员眼里,晁盖、宋江等人并非反贼,而是一份可大可小的军功,都想让自家赋闲的子弟参与进来分一杯羹。
率领成分如此复杂的军队,呼延灼感到压力巨大,他不仅要考虑如何击败梁山,还要考虑如何使那些关系户都有所收获。
不过再是无奈,呼延灼还是按着枢密院的命令,数兵点将后,即刻率军向梁山开拔。
五日后,大军浩浩荡荡进入了郓州,直指梁山泊。
位于山东境内,纵横八百余里的梁山水泊,本是黄河决堤改道在郓州形成的水泽地区。其中大小水流交错,地势极为复杂。
呼延灼大军在其中穿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缓缓行军。先锋韩滔、彭杞则将马军散做斥候,先行打探道路,为大军指引方向,勘察梁山匪寇所在。
又过了一日,韩滔、彭杞率领马军与呼延灼大军在一条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江边汇合,同时告知梁山军队在前方十里外的山峦处汇聚,似乎要与他们正面决战。呼延灼当即下令全军就地安营扎寨,伐木搭桥,好好歇息一晚,明日渡江与梁山决战。
按常理讲,梁山势弱,晁盖、宋江等人不应当在野外迎战,而是死守梁山大寨。但在呼延灼看来,梁山这才是明智之举。他们或可借助地势击败势力较弱的厢军,但面对精锐大军围剿,固守必是死路一条,出奇制胜才是上策。
次日下午。
留一千军士把守大营待机而动,呼延灼率领其余大军渡过了河,后向东行了八九里后,与梁山军士碰了面。梁山军背靠两座大山,于山脚下结阵以待。禁军则缓缓在西面一字排开,居中的是呼延灼所在的中军,左右是韩滔、彭杞的马军。
看到北面不远处是一片密林,为防止有伏兵从内杀出,呼延灼找来一个小将,让他领五百步卒扼守密林出口。
不久后,两军开始对峙,军容风貌高下立判。
梁山军士虽队列整肃,但士卒身上穿的多是布衣夹杂铁片的劣质锁子甲,手上拿的兵器也是参差不起,刀枪剑戟样样都有。
反观禁军将士,无论甲胄,武器,还是盾牌,都是整齐划一的制式装备。即使队列不整齐,气势上也稳压梁山军。
站在前面的禁军们看到了梁山军士的装备,哄笑不已。后面的禁军不明所以,询问过后,也跟着笑了起来,一时间笑声响彻四野。
听着阵阵讥笑从禁军阵中传来,梁山军士无不面红耳赤,咬紧牙关不说话。中军宋江身旁的黑汉李逵,听到笑声后大怒,举起斧子就要冲杀过去,被宋江呵斥好几声才停下了脚步。
过得许久,呼延灼连下几道军令,禁军阵中才安静下来。
只听梁山阵前的晁盖大声说道:“先前我还以为禁军是何等威武的风姿,不曾想只是些披甲执锐的废物罢了。”
呼延灼脸色一沉,怒喝道:“区区贼寇!兵甲尚不齐全,安敢在此大放厥词!稍等片刻,必活捉你等,押解入京交由圣上发落。”说罢大手一挥,下令三军开始冲阵。
率先动作的是双方的弓弩手,收到命令后,开始散射对方。
这时双方军备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禁军的盾牌形状相似,叠起的盾墙严丝合缝,梁山弓兵的箭矢几乎全部射在了盾墙上。而梁山这边,士卒们各自举着盾牌,虽然也能抵御多数飞来的箭矢,但还是有不少人被角度刁钻的箭矢射翻在地。
然而这种中小规模的战斗,纯用弓弩杀敌的效率是很低的,何况拉弓远射是非常费弓手体力的,要想速战速决,还是得短兵相接,近身肉搏。
散射几轮后,双方步军开始交战,上千人汇聚到一线之上。
意料之中的是,梁山军阵瞬间就被禁军凿穿,禁军们横冲直撞,杀向梁山中军。似乎是一边倒的局面,梁山阵中只有几位头领在的地方,能稍稍阻拦禁军前进的步伐。
坐镇中军的呼延灼注意到了在战阵中因个人武力显露出来的晁盖、石秀、杨雄、欧鹏等人,皱了皱眉头。
数量不对。据祝家庄逃出的庄兵所述,梁山武艺高强的头领不少于二十位,而眼下所见却不足十人。
心里虽颇有疑惑,但梁山军士散落一地的尸体却是亲眼可见的。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笑谈。
呼延灼也不再多想,领着中军冲了上去,想要一举击溃梁山军。同时下令左右方的韩滔、彭杞率马军一同加入战场。
早在先前,梁山便已节节败退,禁军中的各级将领,都杀红了眼,不断冲击梁山的队列。
乱战之中,晁盖手持长枪不断挥舞,边杀边退,身旁石秀、黄信也是满身是血,暗中护卫晁盖的同时,与冲上来的禁军厮杀。
适时,宋江派出了李逵、郭盛、吕方几人,率领中军接应晁盖后撤。
晁盖正后退着,却见呼延灼骑马向他疾驰而来,手中举着明晃晃的一对刚鞭。
数息后,眼见那对刚鞭照头砸下,晁盖急忙横枪格挡。呼延灼借助马力而来,这一击的力道沉重无比,晁盖一下便被砸得坐在了地上,两手虎口破裂,手中长枪直接落到了地上。
呼延灼举鞭再砸时,晁盖身后的石秀一把抓住衣领将他拖了过去,躲过了这一砸。
正这时,郭盛、吕方二人领着中军赶到,与禁军战到一处,郭、吕二人则径直向呼延灼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