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力,天下太平,只是吴国和魏国发展缓慢,难以和晋国相比!军事上晋国正慢慢的把火器应用到战争,配合冷兵器,遥遥领先世界!虽然吴魏两国现在也有了“投石车”和“床弩”等,但晋国已经把这些淘汰,连“红衣大炮”也不再生产。
在农业上由于魏国和吴国也效仿晋国实行了“屯田制”鼓励农民开荒种地,农业发展并不慢。而且曹操和孙权后来也学习晋帝王琦,努力发展渔、牧和纺织业,才使国富民强!并且王琦教给晋国百姓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生活知识,慢慢的也从民间传到两国,提高了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可以说王琦的穿越给华夏大地都带来了好处!
王琦回到古代做了皇帝,本来只想为民造福,把后世的知识教给大家,并且想减少战争,还天下太平。自己也是被形势推到了皇位,本意对做皇帝没有兴趣,但也只有当了皇帝才能造福万民,稳定江山!只是做皇帝后,又不能马上彻底改变旧的法制,一是,一时间百姓心中多年的封建帝制,根深地固,如果天翻地覆的政治变草,百姓也难以适应。二是手下的文武大臣,还是那种立功升官,光宗耀祖的心理,一时间叫他们与民同甘共苦,很难行的通,所以只好慢慢变更!
此时后宫里,王琦除了招了太监、宫女服侍家人的日常生活外,并没有象古代皇帝那样去民间选美人入宫。荀彧等人曾经多次进言要再召美人,一来壮大皇氏,多生王子,为晋朝开枝散叶。二来这大后宫只有一皇五妃,不合古代礼法,也会被别国笑话。这些意见,却都被晋武帝王琦拒决了。
而王琦其实只和文姬、貂蝉二人感情深,对两人不分彼此。对其余四妃只是按宫中规矩留寝。今年文姬又生一子,起名叫王凯,王琦自然乐得往皇后的“慈宁宫”跑的勤了些……
貂蝉和尚香倒很大度,知书达理,只是曹氏女曹宪和曹华心中不满,原来乱世奸雄曹操一直梦想着一统中原,真正做华夏之帝!此次送女一为结好王琦,安定边关。二是想以三女之色,既使不能乱政,也想象当年妲已迷惑纣王一样迷惑晋帝,使王琦安乐宫内,丧失斗志……
三女的确美艳无比,又年轻秀丽,楚楚动人!只可惜王琦不是“纣王”!见王琦不为所动,曹宪和曹华,虽然年纪不大,但也许是曹操的遗传基因的关系,心机却很重,便又想在宫中挑拨孙尚香和貂蝉,拉帮结派,使尽美人心计……
王琦是看在曹操的面上把三女直接封为王妃,也算给足了曹操的面子,却不知曹操是有目的的。
皇后文姬虽然聪明,但心地善良,见曹氏女虽然奸滑事故,拉帮结派,但也没挑出什么事,便假作不知,只是用话点点二人而已……
为何是二人?原来曹氏第二女曹节性格却不同姐妹,曹节为人忠贞,贤淑,仁义孝顺,心里想的是既遵父命嫁给王琦,就应相夫教子,善为人妇,所以劝过姐妹没效果之后,自己只好善待自身,少与姐妹来往。
曹宪见王琦不为自己美色所动,想用计“集帝王宠爱于一身”便在自己轮到侍奉之时,悄悄把临出嫁时父亲给二人的,由贾诩制造的“阴阳合和散”偷偷的放入王琦茶中……
果然效果不错,王琦感觉一到曹宪过就生龙活虎一般,龙颜大悦!曹宪又使出浑身招数,使得帝王尝到了从没有过的性福。渐渐经常来宠幸。开始王琦没发觉异常,只是感觉曹宪变得妖艳迷人,自己经常忍不住对她的冲动……
只是有天被晋帝王琦发现她鬼鬼祟祟的向自己杯中放东西,便叫御医查验,正好这御医在东汉时就在皇宫任职,对这些东西见多了,便把实情讲出,王琦一听大怒,把曹宪降为“美人”关入冷宫半年,从此后宫才略为平静。
此时在成都西南的峨眉山上,一座清静的道观中,一个干廋的小老头,正在打坐修行,只是嘴里念的是道德真经,心里挂念着自己的亲信,小太监王英。
不是挂念他的安危,而是盼他早日为自己报仇!早在王琦称帝时,这位小太监王英就被他派入洛阳皇宫,暗中潜伏,取得信任。准备时机成熟时,刺杀王琦!王英聪明机智,很快被提升为主管,在皇后的“慈宁宫”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