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我愿成为大明顺义王(日万求赏!)(2 / 2)

回到明朝做昏君 纣胄 2083 字 2023-09-18

吴克善的人全都被好好招待,身上有伤的自然就赶快疗伤,身上没有伤的自然就好酒好菜的宴请。

这一晚上可以说是热闹非凡,整个客栈都在酒宴之中。

布木布泰一直陪在朱由校到身边,无论走到哪里,朱由校都会带着她,表现出了一副十分宠爱的样子。

第二天一场,双方吃过早饭之后,便正式确定了盟约。

吴克善签了字,按了手印,印上了他的印章。

朱由校也没有迟疑,直接印上了自己的印章,签上了名字。虽然不是皇帝的玉玺,但是也足够了。

双方完成了盟约之后,还一起喝了一碗结盟酒。

歃血为盟这种傻事朱由校没有干,这个年代的医疗环境太差了,在手上割个口子得破伤风怎么办?

再说了,喝血酒,你知道血有多脏吗?这要是有传染病怎么办?傻子才喝呢。

当然了,这些都是小插曲,双方直接完成了结盟。

朱由校看着吴克善笑着说道:“你在张家口先住一些日子,朕让人给你准备一些礼物。钱财、兵器全都有,等你走的时候全都带回去。另外还有一些东西是你妹妹的聘礼,放心,朕绝对不会亏待她。”

“那臣多谢陛下。”吴克善语气恭敬的说道。

自从完成了结盟之后,吴克善的态度可就恭敬多了,似乎已经准备好了做朱由校的顺义王。

只不过吴克善的心里明白,他不过是在演戏罢了。

对此,朱由校也不在意。

有些时候能演戏,有些时候演着演着可就成真的了。

送吴克善回去休息之后,朱由校回到了自己的屋子之中,脸色沉了下来,快速写了一封密信。

朱由校看着身边的魏朝说道:“这封信送到辽东,交给熊廷弼。”

“是,皇爷。奴婢马上安排人去办。”魏朝连忙答应道。

这封信里面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熊廷弼表现出侵略黄台吉的态势,就是时时刻刻做准备,做出一副我要攻打你的样子,但实际上我却不打。

说白了,就是吓唬吓唬黄台吉,让他觉得大明随时准备出兵。

在信里面,还有一些话给广宁巡抚王在晋,让他配合一下科尔沁部把朵颜三卫拿下。至于后续,朱由校鼓动科尔沁对内喀尔喀五部出手,

历史上这五个部落,有三个被皇太极剿灭了,有一个投降了皇太极,另外一个则是被林丹汗吞并了。

与其把内喀尔喀五部放在那里,还不如给科尔沁。

只要大明在辽东摆下重兵,黄台吉就没有心思往西去。只要他不往西去,朵颜三卫就跑不掉。

吞并了朵颜三卫之后,科尔沁的实力就会急剧膨胀。到了那个时候,喀尔喀五部也不是他的对手。

如果再把这五个部落也吞并了,那科尔沁就足够强了。无论是面对黄台吉,或者是面对林丹汗,都可以搞一下。

到了那个时候,也就是大明该动手的时候了。

朱由校觉得那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等到信送走了之后,朱由校看着陈洪说道:“你那边准备好了吗?”

“回皇爷,已经准备好了。”陈洪连忙说道。

“那现在就去做吧。”朱由校沉着脸说道,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道。

自从被抓起来之后,伊尔根觉罗的日子就非常的不好过。这两天不但饱受折磨,而且手下也不断的被杀死,尸体都是从他的面前抬出去的。

他知道这是大明的人在吓唬他,可是他不敢开口。一来是忠诚,二来是一旦开口,他的家人也就完蛋了。

只不过从昨天开始,大明的人似乎就不怎么审问了,而且他们好像很高兴。看守的人也在喝酒,似乎还有个赏赐。

虽然不知道因为什么,但伊尔根觉罗还是察觉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劲。

果然他们又喝酒了,这一次比之前还要丰盛,各种酒菜的香味传到了他这里。

提起鼻子闻了闻,再舔了舔干燥的嘴唇,伊尔根觉罗心里面很绝望。

外面吵吵闹闹的声音更大了,伊尔根觉罗忍不住探出耳朵去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毕竟做了密探这么久,这已经是他的职业习惯。

似乎是面对这些逃不出去的人,狱卒说话声音也没有降低。虽然有些听不太清,但还是让伊尔根觉罗听到了一些事情。

这一个消息就让伊尔根觉罗大吃一惊,那个纨绔子弟不是什么英国公的儿子,而是大明的皇帝;他们这些人全都是大明皇帝的亲卫。

这一刻,很多之前想不明白的事情都想明白了,怪不得那个纨绔子弟有那么大的权力。

接下来的消息就让伊尔根觉罗更害怕了,大明的那个皇帝居然想和科尔沁结盟,从西方和南方一起攻灭辽东。

而且已经成功了,那个大明的皇帝愿意娶布木布泰,也就是吴克善的妹妹。

准备嫁给大汗的那个女人,想到他们两方即将结盟,伊尔根觉罗整个人都不好了,身子都颤抖了起来。

一旦这个结盟成功的话,那么大汗就会落入很艰难的境地。

这些人之所以在喝酒庆祝,就是因为结盟已经完成了,这些东西全都是大明皇帝的赏赐。

他们居然签订了盟约,大明的皇帝立布木布泰为妃子。而且大明皇帝已经调兵遣将,准备从辽东和科尔沁一起夹击大汗。

双方已经约定好了,一旦大明拿下了辽东,便支持科尔沁覆灭林丹汗。而且传令的人已经出去了,辽东的明军马上就会开始调动。

这个消息一定要送出去!

一定要送出去!

伊尔根觉罗不断地给自己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