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坐在龙椅上,龙椅旁的太监大喝一声:“肃静。”原本纷乱的朝堂立刻安静了下来,臣子们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皇帝的训示。
“想必诸位也都听说了,边疆上的那些异动,众爱卿对此有何看法?”声音从幕帘后穿出,庄重又威严。
说完,兵部主事站了出来,对皇帝谏言道:“陛下,微臣以为,妖族屯兵边境,必定有所图谋,应当在做决断,提前应付,切不重蹈十六年前之覆辙。”
兵部绝大部分的官员都是太师一党,当然支持洪忠的意愿,积极应对妖族的这次行动。
这时,礼部侍郎站了出来,大声讲道:“臣认为,张大人所言不妥。贺某翻过日历,前几日正是羚羊一族五年一度的迁徙日。在这一天里羚羊族会聚集到一起,商讨族内大事,边防官看到的所谓的屯兵,很可能不过是羚羊族的家族聚会。”
户部主事也跟着劝谏道:“臣附议。现如今我们大齐好不容易才恢复了国力,经不起战乱。贸然出兵,一旦扑了个空,不仅损失了大量的粮饷,还会扰乱边境百姓的日常耕作。微臣建议,应当由缉妖司排出一队人马,探清边境实情,在做决断。”户部和礼部的人大多支持太傅,他们不希望战争再度发生,只希望能够休养生息。
“等缉妖司的人探查完情况再回来需要多久?你们知不知道军情如火,耽误不得?”前将军站了出来,斥责两位文官。
“哦?那有证据证明那些妖族就一定是军队吗?就这样不问缘由的跑边疆去,对边疆百姓造成了损失的话,谁负责?陛下向来爱民如子,怎么会让你们这些武夫胡作非为?”
“胡作非为?你是想重现十六年前的惨剧吗?”
“那我们这十六年来培养的数万守边将士难道是趴在老百姓头上吃白饭的吗!”
一时间朝堂上分成了两波,一波主张先行出兵,有备无患;一波认为情况未明,不应劳民伤财。
两波人又开始吵的不可开交。太监再次大喊道:“肃静。”这才安定了朝堂上吵杂的局面。
大臣们全都不再言语,默默的看着幕帘后思索着的身影。
突然,殿外传来声音:“晋国使节到!”
随着传唤的声音,一个年轻的和尚迈步走入殿中,对着幕帘后的皇帝施礼道:“齐国皇帝陛下您好,贫僧净源,是晋国皇室派来的使节。”
幕帘后发出声音道:“净源法师你好,不知晋国皇室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齐国皇帝明鉴,我奉我国陛下之命前来寻求支援。只因不久前有妖族夜探皇宫,闯入我龙腾寺,欲盗取我国国宝,气焰嚣张。久闻贵国缉妖司能人异士极多,我国欲请几位高手出面,助我等擒拿嚣张妖盗。”净源毕恭毕敬地恳求道。
齐国在晋国的探子确实传过消息,妖族最近在晋国作乱,按理来讲,同为人族,理应帮助,但是涉及到国家层面,就不能如此简单的答应。晋国想要请来外援,一定要付出一些代价。
礼部尚书站出来道:“既然是求援,应当先授国书,让我国见到贵国的诚意,然后再做定夺。”
只见净源微微一笑,说道:“事发紧急,实在来不及交递国书。不过此次前来,我带来了我们陛下送个齐国皇帝的礼物。”说着取出一本书,双手托呈,交到了龙椅旁太监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