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听到这个老头说话,直嘬牙花子,气得磨牙。他还没有那个胆量说他们家老爷跟四皇子还有唐大儒作比较。
“呵呵,你这老头还有个靠山呢,行,那我们长孙府,也不差你这一点菜钱,给你十两,留下两筐菜,敢有一个黄菜叶……”
长孙管事脸上有个大痦子,配合着一脸的狞笑,别提多么的像戏剧中的大反派。
“怎么会呢,这都是俺们家一根一根的挑出来,爷,您瞅好了这称高高的!还有这两把菜,是孝敬您的。
俺们村种菜的手艺,都是四皇子教授,唐大儒的技术,绝对好吃!!小白菜甜滋滋,清口吃,做汤,做菜都好吃……”
温二郎说话一套一套的,态度放得很低,关键是还专
门给这管事儿上供,毕竟不怕君子,专怕小人。
果然看着秤高高的,还有是给自己上供的,自己也能吃把小青菜,长孙管事脸色也变好看多了。
送走这难缠的长孙管事,温家人继续去卖菜。
没有转悠出去几步,温二郎就按照刚才的说辞,菜都卖出去了,而且也没有被人压价。
温大郎和温二郎都不得不佩服自家的亲爹!满满的都是生活的智慧呀。
虽然没有卖出去30两银子,但是20多两的银子,可是闪瞎了温家人父子三人的眼。
“家里的乖孙儿们,喜欢吃糖,喜欢吃点心,走咱们去买点。再买点肉,买点粮食!!剩下的钱存起来,开春盖新房!”
温老头兴奋的说道,对明年的计划已经熟烂于心。
“嘿嘿……”温大郎和温二郎笑的眼睛都不见了。
↑↑↑
炭村,温家的女人们看着孩子,做着杂事,照顾着温房里的菜苗。
忧心的看着家中的粮食少的可怜,心说中午就不吃,留着晚上一起做,婆媳都在担心,这菜到底卖出去了,还是卖不出去呢?
温老太照着往常卖炭的经验,天不黑根本回不了家呀。
就在这时听到外面村子里面喧闹声,原来温家父子回来了,还背着满满的粮食,肉,一看就是赚钱啦~
于是在亲朋好友的询问一下,大家都是一个宗族的人,而且都种了菜,温老头也没有任何的藏私。
温二郎更是绘声绘色,描绘了今天斗智斗勇的全过程。
客气的唐府管家,恶霸一样的长孙管事,……一切都是那么的魔幻。
“也就是说你们这出去一趟,转了那么多银两!!”
“我的天呀,你家明年能重新建房了!”
“这哪是种的菜呀,这种的是银子呀!”
“不行我得回家打兔崽子一顿去,让他把那苗都给拔了!!”
村民们都惊叹道,同时想起自己家也有青菜啊,觉得很开心,但是一想到自家就种了那么一点点的青菜,而且种青菜一波又一波,需要时间成长。
顶多卖个两波菜,春天就到了,家家户户也有新菜吃了。
炭村的好多老百姓们都后悔不已呀。
“你们可不能觉得俺们家挣钱很困难,俺们家菜一根一根的挑的,都是可水灵,可水灵的!你不知道那凶狠的管家都说了,该有一个黄菜叶,直接把摊子砸了……”
温二郎说这话的时候,脸上还带着后怕呢。
“那可不是,卖给达官贵人的菜怎么能难看?!俺们肯定不会这样做的啊。”
“对对对,谁敢这样做地道的事情,坏了咱们炭村的名声,把他逐出村子!”
很有小心思的人,听到村民们这么义愤,都不敢有小心思。毕竟钱好挣,命难挣。
温家当天一家老小都很开心,生活也有了盼头,家中的米缸也高了。
对于温床上的菜,照顾的比孩子都精细,认真的呵护每一颗青菜。那都不是菜,那一个个的都是银子!
炭村的村民们家家户户开始去卖菜,而且根据“经验”,先去四皇子的王府送菜,再去唐府送菜。
然后,再去走乡串街的去卖青菜!
流程都是一模一样的,老百姓们不敢有任何的差错,也有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们发现了温室能种菜,也加入了卖菜的队伍。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卖菜,要先去四皇子还有唐府送菜,但是人都有从众心理,别人这么做,那自己也这么做。
万一有什么典故呢?万一有什么潜规则呢?
老百姓们说不出来这些话,但是他们感觉很好到位。
果然炭村的老百姓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获得了第一桶金,家家户户都没少挣钱。
远远要比卖炭挣的钱多,还要轻松的多。
也许以后每年都不会像今年这么挣钱了,但是能让京城的所有老百姓们都吃上青菜,还是可以一直赚钱。
至少温家人已经非常知足了。
↑↑↑
严阁老府中,也已经盘了火炕。
严炫之亲自操手,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看着他家有大片的宅地屋子,因为长时间不使用都已经破破
烂烂了。
严炫之是个机灵聪明的孩子,他也建立温室,种菜!
也许其他老百姓们不懂为什么要给四皇子还有唐大儒送菜,也不懂为什么给他们送完菜之后,自家的菜变得好卖了?
严炫之可是非常懂呀,他雇佣了短工给自家看菜,种了菜之后,他不仅给四皇子还有大儒送去了。
脑筋聪明的严炫之,给皇宫都送了一筐青菜。
转头就打着“皇上吃了都说好”的旗号,将自己家的菜卖给很多富商,而且仗着自己是严阁老的儿子,可没人敢跟他讲价!
于是别的老百姓的菜二斤一两,他的一斤一两别人都抢着要!
而且,严炫之也知道自己这些小打小闹,皇上绝对是看不到眼中。甚至看在自己父亲严阁老的面子上会宽容自己!
严炫之在规则范围中反复横跳,却始终没有出现任何事情。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天赋了。
于是严阁老可能不知道事情经过,但是严炫之这已然赚得盆满钵满。
等严阁老知道的时候,也已经为时过晚了!
此时的严阁老已经回到朝廷中,为国家大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哪有时间留意家中之事啊,这不就被抓了个空隙。
………………………………………
仅仅封笔了三天,满朝文武还没觉得自己休息,就已经又继续工作了。
果然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才是人上人!
每天离开温暖的被窝,在天还没亮起来之前,参加早朝,然后回到冰冷的各部门工作。
没错,是冰冷的房间。
司徒皇帝那么抠门的人连对后宫嫔妃都没有给修火炕,修火墙,给满朝文武修火墙,真是想得美哦。
后宫嫔妃也不傻,早早的就已经看明白了司徒皇帝抠门的本质,于是纷纷自己掏钱,修火墙。
毕竟,司徒皇帝那么鸡贼的男人,讨厌去不温暖的地方,于是要么留宿自己的寝宫,要么去找叶皇后,全盖着被子聊天。
根本就不去其他嫔妃的宫殿,因为他他怕冷!
于是寝宫中没有火墙,没有火炕的后宫嫔妃,根本就得不到皇上的宠爱。
后宫嫔妃中有钱的自己出钱,没钱的只能等来年开春皇后给报修。
“皇上,人家做了你最爱吃的点心呢,”
“皇上,人家做了你最爱喝的汤~”
于是修好宫殿的后宫嫔妃,纷纷送上补汤,呼唤皇上来她们宫殿玩耍啊。
“看到没?果然朕是最有魅力…”
司徒皇帝美了,他觉得自己魅力无限大,瞅瞅后宫嫔妃为了见自己,纷纷自掏腰包,修筑自己住的宫殿。
果然后宫的女人有钱!
自己又省了一笔,司徒皇帝觉得自己真是一个省钱天才。
对后宫,司徒皇帝都如此的抠门,可想对前朝的那些官员们又会怎样的抠门。
↑↑↑
家是温暖的家,工作是冰冷的工作,冰冷的房间。
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交流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的环境中。
家世雄厚的官员也觉得冷,但是脚上穿的是羊羔靴子,身上的袍子,手上拿着的精致的暖手宝。
家世不怎么好的官员,那取暖基本上就靠自己的抖动了,当然房间当中也有一盆火,属于朝廷的福利。
但是再怎么穷的官员,家中都有了火炕和火墙,家中的日子有多么好过,外面的工作就有多么的让人生气。
至于有钱的官员为什么不改造一下,自己工作的环境。
主要就是朝廷内部的调换,每两年或者是三年就会调动一次,也许今天自己的屋子,明天就属于另一个人。
得不偿失不说,关键是不值得!
而且也不想成为自己部门特立独行的存在,所以有的官员哪怕觉得这个钱花的很少,但是也没有花钱去改善自己工作的地方。
主要就是害怕自己不合群,而且所有的官员大多数都走的是中庸之道,不愿意成为拔尖儿的存在。
基于这种想法,不管是家世好还是不好的,官员都不愿意成为“出头鸟”。